“還是第一種最可行,調動的人、糧都不多,受災的江淮十六郡咬咬牙自己就能支撐,最難的館陶幾郡也不是不能解決,加蓋堤壩就是了,不過你也說過,黃河水泥沙過多,會逐漸淤積,若不清理,堤壩只會越修越高,到時候再淹,那可就不是出點事那么簡單了。”
韓盈頓時頭大起來。
館陶是竇太主的食邑,要是新水渠把她那邊淹了,肯定會結仇,對方的政治生涯怎么還得有個十多年,且不論自己有這么一個敵人日后會多出來多少麻煩,現在面對這么一個損害自己其食邑的水渠方案,她不拼力反對才怪
現在竇太主和漢武帝關系還不錯,搞不好,整個河渠計劃都能給她斃了
堅決不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韓盈繼續問道“館陶東部容易出水災這個,真的沒辦法解決嗎”
“這”婁行有些為難“韓嬰你也知道,世間河道,大多彎曲如弓,弓內不變,弓外河道逐漸變寬,帶動河流遷移,此是河水不斷沖刷河岸所置。”
“館陶東地正處于此河道外圍,若無準備,不管是河道遷移,還是隨泥沙淤積水漫過河道,大多只會往西,也就是館陶東地和相連的幾個郡,最省錢的辦法,就是用碎石填邊,建造堤壩,減少河水沖刷,問題我也說了,就不再多提,主要是此段黃河水濁,泥沙重,水流又過于湍急,無論怎么做,都沒辦法避免這點,頂多你在河道靠東彎弓點再挖道水渠,讓其避開館陶之地,不過這樣又太過浪費民地。”
婁行提到的內容,的確都是新挖河渠會出現的問題,有些理論先進的讓韓盈都覺著驚訝,就比如河道沖刷遷移,正是后世有名的彎道環流原理,就是如今還只是停留在了對現象的總結上,沒有深究為什么水流只會沖刷外側,不過對現在來說也已經夠用了。
而婁行將好壞方案說到這里,韓盈也沒心情吃飯了,她在腦海中繪制著地圖,思索良久,突然問道
“婁叔所說這第一條水道,應該只是分水泄洪吧”
“當然嘍。”婁行夾著肉片往嘴里放,現在是領導做決策拿主意的時候,他需要的就是方案,不需要承擔壓力,自然更輕松點。
“大禹所修的古渠才多點寬度,哪能經得起黃河水全部灌入”
“嗯”
有了肯定的答復,韓盈也就確定了自己的設想“婁叔,我有點新的想法,如你所說,這水道不管怎么建,都會有使用年限,那為何不如以百年,或者五十年為期限去建造,同時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看著婁行,韓盈邊想邊說道
“河道遷移明顯,多因水流湍急,若是水流平和,此況便會以十年為單位來產生變化,如此說來,水道泄水口可修的窄些,再挖寬后面的河道,這樣,水流會逐漸變緩,澄清,原本難以取之灌溉田地的黃河水便可引入兩岸增加田產,同時也能將大部分泥沙堆積在河道前方,而臨漳以北的館陶之地,正好能夠引水灌溉,而如此平緩的河流,也可以進行通船、捕魚之類的商業。”
“當然,這樣的方法,定會讓上游快速積累大量的泥沙,不過既然是分流河道,枯水期河水也不會太多,正好用通船捕魚的稅收,派人每年在枯水季清理泥沙,雖然人力清理泥沙終究抵不過淤積的速度,但這樣也能減緩分流河道出現問題的時間,如此,便能做到使用五十年以上,同時創造更多的收益了。”
原本還悠哉吃飯的婁行聽到這么一個全新的方案,逐漸也沒了食欲,他拿著筷子,半天不動,好長時間才開口
“你說的此法,有幾分可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