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堯臣和宋尋月再復向皇帝行禮拜別,一同離開皇宮。
回到府中,二人便開始為明日出行做準備,本以為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但是臨走前的這一日,他們還是手忙腳亂,勝年院里,府中小廝婢女,進進出出,絡繹不絕。
因著這趟出行,要好些年,所以謝堯臣帶了不少人,比如王府的廚子,制衣的繡娘等等。衣食這種貼身的東西,謝堯臣根本不放心用外面的人,所以廚子和繡娘必須跟著走。
還有一應保護的護衛,新給宋尋月安排的武婢丹香、蓮香,再加上二人身邊常伺候的辰安、張立、寄春、星兒、梔香、錦蓉等人,宋尋月則額外帶上了鐘年。再加上兩個女醫,一個男醫,以及其余打雜的下人,此行足足跟了五十來人。
最后人數算下來,宋尋月不禁咋舌,怎會這么多人本想著低調些,減去一些人,但算來算去,護衛不能少,身邊親近的人不能少,這么多人打雜的也不能少,終歸是半個也沒減成,險些又多添上兩個。
畢竟是要出去玩兒,但凡選上明日隨同出行的人,各個面上皆是期待的喜色,干活也格外的麻利,尤其是寄春星兒等幾個女孩子,更是一整日都如雀兒般在院里飛,這世上大多女子,就連那些金枝玉葉,一輩子都只能圈在那四方的天地里,何況是她們這些下人如今托王爺王妃的福,她們也能跟著見識下大魏的大好河山,怎能不喜
忙歸忙,但王府里一派歡喜的氣氛,下人們相互說話,語氣都比往日輕快有精神。
約莫未時二刻,謝堯臣和宋尋月正忙著,忽見張立進來,向謝堯臣行禮道“王爺,蔣公公來了。”
宋尋月停下手里的活,看向張立。儀妃想來是知道兒子要遠行,派蔣公公來送行的,畢竟是親生兒子。她便不跟著摻和了。
謝堯臣看了眼宋尋月,見她忙自己的,便對張立道“叫他進來。”
張立依言而去,不多時,蔣云無帶著四個小太監進來,四個小太監手里,都端著幾個匣子。
蔣云無在屋里站定,跟二人行禮道“臣蔣云無,拜見殿下,拜見王妃。”
謝堯臣免了他的禮,問道“娘叫你來的”莫不是想要求他進宮去見
按理來說應該去,但這次必須狠心,給他母妃長個記性。
蔣云無點點頭,先看了看一旁的宋尋月,再次看向謝堯臣,推心置腹道“殿下,昨日宋家發生的事,今日已傳得到處都是,娘娘也都知道了。娘娘知道自己是錯怪了王妃,著實愧疚的緊,便叫臣送來這些東西,有娘娘的娘親傳給她的玉環,還有榮儀宮庫里的幾件佳品。”
謝堯臣聞言,唇邊隱隱掛上笑意,其余的都不重要,唯那玉環要緊,雖不貴重,但那是他外祖母,留給母妃唯一的念想,他母妃素來寶貝的緊,他十來歲的時候,有次好奇,拿來看,還被他娘拿著雞毛撣子狠狠抽了幾下,如今卻給了宋尋月,足可見,母妃已打心里接受了她。
但母妃之前受孫氏攛掇,險些傷了宋尋月,若他的王妃不肯接受,也實屬尋常。
謝堯臣看向宋尋月,問道“你怎么看”
宋尋月收拾著手下的東西,對謝堯臣道“你母妃給的,你收著便是。”她又不是路邊的小乞丐,隨便給點好處就搖尾乞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