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鄭家吃席的六名客人中,四人來自縣學,兩生臉兩熟臉,裴遠山不想繼續摻和這些,沒來。
另外兩位,一是本地人稱衙門二老爺的縣丞孫良才,另一位則是主簿朱大人。
縣令本人沒來,畢竟身份忒特殊,若因一筆買賣就隨便赴宴,傳出去難免讓人說嘴。
但作為二把手的縣丞孫良才到場,已經旗幟鮮明的表達了縣令的態度。
所以,不怪緊張,今天這桌客人,幾乎就是整個五公縣的天。
伺候好了,至少接下來三年五載順風順水,伺候不好了,能不能過了年也難說
先帶著長子敬了一圈酒,眾賓客很給面子,都喝了。
稍后佛跳墻上桌,一人一個小盅,解開蓋子,一股從未聞過的濃烈異香瞬間席卷全場。
哪怕沒鼻子的人也要喊一嗓子香。
但奇就奇在,你知道它香,一時間卻猜不透到底是什么。
別說這些沒見過的,便是已經提前試過的鄭家父子,也禁不住暗咽口水。
這道菜當主菜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且不說味道如何,光耗費的材料吧,海參、鮑魚、瑤柱、排骨、肥雞等等,單獨拎出來每一樣都夠獨立成菜
幾小時細火慢燉,好些都覺得不錯的好物,竟也被無情舍棄。
然后,就得了那么十來盅。
按著人頭多出來幾個,怕的是出簍子。
或是哪位客人當真吃美了,就是不顧體面還要叫第二回,那也不能走空。
“這是從外頭聘來的大廚特意為諸位貴客烹飪的佳肴,名為佛跳墻,意思是如此濃香,便是佛祖見了也要忍不住破戒,越墻而來了”
鄭如意介紹道。
在場眾人沒有一個信佛的,故而聽了這話,都是大笑。
“能博諸位一笑,便是這名兒的造化啦”笑著謙讓道,“來來來,舉箸,同食美味。”
在場不少人都是吃慣山珍海味的,卻從未見有一道菜能將如此多的的奇珍匯聚一壇,哪怕還沒嘗,已有些飄飄然。
自己受不受重視,單從菜品上就能看出來。
若是外頭來的打秋風的,主人家舍得給他們吃這些
上回就來赴宴的兩位客人顧不得許多,忙先夾了塊來吃,卻是滋味兒醇厚,才要夸贊,忽聽斜對面響起低低啜泣聲。
眾食客俱都停了手中動作,齊齊抬頭去看,愕然發現低聲嗚咽的竟是上座的縣丞孫良才。
他看著佛跳墻長吁短嘆,又以袖掩面,十分凄凄艾艾。
心里直打鼓,心道好端端的,這是鬧什么妖
嘴上卻關切道“大人何故傷心吶可是飯菜不合胃口”
“非也,”孫良才擺擺手,放下袖子,露出一雙淚眼,嘆道,“飯菜極好,只是忽然想起家中老母,她老人家清貧慣了,想必此時在家青菜豆腐,我卻在這里山珍海味,真是枉為人子”
眾人“”
尤其是與他同來的主簿正巧才塞了一粒瑤柱在嘴里,美得飄飄然,聽了這話,頓時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好你個孫良才啊,玩兒這出孝順兒子的戲碼,你他娘的倒是早說啊
你出來吃席惦記老母,那我們這些成什么人了
豈不是沒了心肝
也有一瞬間錯愕,不過到底經歷得多,面上且瞧不出來。
就見他略一擠眼,不過短短幾息的工夫,眼眶竟就紅了
對面的鄭如意目瞪口呆“”
這是什么本事
您怎么辦到的
“大人純孝,著實令人動容。”也陪著假哭,“不如草民派人去將老夫人請來,或是額外置辦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