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欽差視察組的臨近,蘇北海肉眼可見的緊張起來。
他開始頻繁召見師雁行,不斷商討、反復確認初次接風時的菜單。
欽差組是一路走一路看的,每到一處,都要在當地盤桓數日,少不得吃喝。
這段時間,縣衙的差役們尤其繁忙,忙著幫蘇北海去各地送信。
他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關系,打探欽差們用過的菜單。
有了這些參照物,師雁行的工作就輕松多了。
她在那些菜單的基礎上稍加增減,一口氣擬定出三份,由蘇北海本人親自選出最合適的一份。
欽差視察組到來之前,蘇北海忙得焦頭爛額,師雁行倒是先搞定了另一件事
郭張村村學。
那位屢試不中的趙先生終于進城回話了。
結果沒什么意外,問過待遇之后就同意了。
雙方約定頭一年坐館是二十四兩銀子,包住包四季衣裳,節禮另算。
雖說沒寫包吃,但村民們都非常熱情,到時候這家送一碗,人家送一盆,估計趙先生一家也就不大用親自做飯了。
期間師雁行會不定時對其教學成果和村民滿意度進行抽查,根據結果再決定是否續約或者漲薪。
趙先生對此沒有異議,雙方當場簽訂文書。
簽完文書后,趙先生長長松了口氣。
接下來的一整年,他和家人都不必再為生計發愁了。
這年月,沒有功名的人想找教書的活兒,簡直不敢想象。
真是撞了大運。
知道趙先生的老母親還在病中,難免手頭拮據,或許還有債務未清,師雁行直接先預支給他半年銀子,就是十二兩。
趙先生感激非常,心情一好,甚至破天荒玩笑了兩句。
“師掌柜如此慷慨,難道就不怕我拿著銀子直接跑了嗎”
師雁行抖了抖文書,笑而不語。
趙先生一怔,旋即漲紅了臉,“一時忘形,失態了。”
兩邊文書都簽了,如果自己真的做出什么不妥的事,對方直接可以去衙門里告,那時他就真的身敗名裂
雙方都很有默契地越過此話不提。
師雁行給了趙先生回家收拾行李,告別四鄰的時間,況且也要傳話回郭張村,便約定若干天后在師家好味碰頭,到時候由來送酸菜和腐竹的郭家姐妹帶他們回去。
另一邊。
五公縣外的驛館內,早有蘇北海派來的心腹等著。
這日,他老遠看到官道上煙塵彌漫,便知有大隊人馬靠近,忙親自打馬上前問了一回,果然就是欽差隊伍。
后面的人見他久去不回,便知是欽差到了,立刻飛馬回城報信。
早已準備了數日的蘇北海等人都候在城門口,得了消息后忙令眾人再次整理儀表,原地靜候。
烈日高懸,日曬如火,地面沒一會兒就被曬透了,滾滾熱氣又順著返上來,直撲面頰,好似火舌舔舐。
饒是眾人頭頂有傘遮擋,也如同身處蒸籠,不多久,里衣就濕透了。
沒有一人敢動。
就是死,也要站死在這里。
又過了約莫一刻鐘,前頭大道上隱約可見揚塵,又有爬在樹上的衙役眺望后打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