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海的精神為之一振,忙命眾人將遮陽傘都收了,準備迎接。
不多時,欽差儀仗果然出現在視野中,但見旌旗招展、車馬滾滾,好不氣派。
蘇北海見了,不禁心神激蕩,難掩心底艷羨。
身負皇命四處過境,何等威風
大丈夫當如是。
欽差所到之處如皇帝親臨,蘇北海親自帶眾官員行了跪拜大禮,一番寒暄不提。
欽差一行也是又熱又累,見他們誠意十足,很是滿意,略說了兩句便進城了。
欽差主官一共三人,其中為首的陳大人和另一位孫大人在出京前曾頗有不睦,第三位大人接到任命后曾暗暗叫苦,覺得自己肯定要受夾板氣了。
可誰知兩個來月巡查下來,那兩人關系竟奇跡般突飛猛進了。
皆因這一路走來大家同甘共苦,又要一起與地方官員斗智斗勇,很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
如今到了酷暑天氣,北部沿海出身的孫大人難免有些受不住,一邊抹汗,一邊揶揄道“陳大人是廣東人,那里常年濕熱,怎的瞧著也不比下官輕松多少”
陳大人胖胖的,原本皮膚白皙,可出來了兩個多月早被曬透,幾乎成了個黑胖子,日頭下隱隱反著光。
他聞言也不惱,“唉,此言差矣這熱與熱又不同了,本官故鄉乃是濕熱,此地卻是干熱”
歸根結底就是水土不服,有熱氣了上火了
那孫大人聽了,就跟另一位從官一起笑起來。
幾人籍貫不同,生活習性各異,雖說一開始湊到一處時難免磕磕絆絆,可時候久了倒有些意思。
衙門里的住處早已準備妥當,三位大人一路走來,什么陣仗沒見過倒也不放在心上,各自去洗漱,換了輕便衣裳,重新往花廳集合。
天氣炎熱,眾人又一路舟車勞頓,難免胃口不佳。
不曾想才剛坐下,陳大人就看見正中一道靚湯,卻是海帶排骨湯。
“哦。”才剛說上火的他突然來了點食欲。
在得知幾位大人的籍貫之后,師雁行就考慮了靚湯和粵菜。
不光粵菜,比較知名的八大菜系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后世人改進甚至創新的,而大祿又是一個正史上并不存在的朝代,師雁行并不清楚現在的兩廣地區流行什么菜式。
但人們的飲食習性都與當地氣候環境息息相關,大祿朝廣東的氣侯和地形與后世相差無幾,故而師雁行斷定,這位陳大人的大致喜好,與她所了解的應該也不會有很大出入。
單獨的菜品暫且不提,廣東人民愛喝湯也是很出名的。
考慮到夏日大量流汗,欽差組必然口渴,急需補液,師雁行就上了這道據說非常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海帶排骨湯。
其實比這道湯更出名更經典的還有很多,比如豬肚湯,蹄花湯等。
但這年月豬肉賤,下水頭蹄更賤,連蘇北海本人都拿不定這位陳大人的心思,故而不敢冒進。
見到頗似故鄉風味的靚湯,陳大人不免心生歡喜,面上雖未表現出來,可飲湯的速度說明一切。
一旁陪同的蘇北海看了,心下大定。
老實講,他其實喝不大慣這個。
海帶的味道對他來說有些過于腥氣了,跟排骨配在一起,感覺有點怪怪的。
若真憑喜好喝湯,蘇北海寧肯抱一盆白菜葉子疙瘩湯
但見陳大人喜歡,蘇北海也硬著頭皮痛喝一晚碗。
陳大人見狀以為遇到同好,笑呵呵道“沒想到蘇大人也愛這個。”
蘇北海本就不喜水產,這會兒灌了一碗海帶湯,只覺得鼻孔眼里都是腥氣,面上卻還要做出一副驚喜模樣,“是,這湯口味清甜,難得對身體也有好處,下官也是愛喝的。”
陳大人頻頻點頭,又向他臉上看了一回,正色道“本官看你面色發暗,想必是體內有濕氣,多喝些湯大有益處。”
蘇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