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么瘋話
我好歹只是被曬得發黃發灰,可您已經一整個發黑發亮了到底是誰更暗啊
另一位孫大人就笑,半是玩笑半認真道“到底是陳大人,如今醫術越發的好了”
陳大人自己喜歡祛熱祛濕這一套,還經常拉著周圍的人認同,眾人拗不過,少不得捏鼻子照做,時靈時不靈的。
每逢靈驗,陳大人便十分得意。
若是不靈,他就裝著沒事兒人似的。
眾人便都說笑起來。
一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陸續開始上面點。
有丫頭報菜名,別的倒還罷了,唯獨那孫大人一聽有個鲅魚水餃,頓時驚喜起來,忙夾了一只來吃。
果然是鲅魚餡兒
薄薄的面皮搟得很勁道,捏成鼓鼓的元寶肚子,里面塞滿了雪白的魚肉,夾一點脆嫩的韭菜,鮮甜而多汁。
孫大人連吃幾個,只覺得滿口香甜,一路來的疲憊都消失了似的。
一盤餃子而已,卻在無意中觸碰了回憶,令孫大人難得感慨起來。
他出生北邊的漁村,幼時家貧,沒什么好東西,幾乎一日三餐都是燉魚。
即便逢年過節吃頓包子餃子,也都是各色水產。
白肉不頂餓,半大孩子餓得尤其快。
他做夢都想飽飽地吃一頓豬肉。
那該是什么滋味兒啊
只是這么一想,口水都快流下來。
孫大人的童年充斥著腥氣,偶爾隨父親進城賣貨,也被人捏著鼻子嘲笑臭打魚的。
他曾痛恨那股縈繞不去的海腥味,更痛恨仿佛永遠都吃不到盡頭的魚
他覺得羞恥。
當時他就想,若來日發達,此生必不再吃魚
哪怕有人丟到眼前,求著他,他也不吃
后來父親出遠海摸了大珍珠,偷偷出去換了錢,果然發達了。
再后來,孫大人一家人搬到城里,過上了夢寐以求的遠離漁村的生活,果然不再吃魚。
曾經遙不可及的肥豬嫩鴨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哪怕不是逢年過節,大家也可以隨便吃白面兒的肉蛋餃子包子了。
可也不知怎的,他反而又漸漸懷念起曾經的老味道。
但那個時候,飽經風霜的雙親早已駕鶴西去,再也沒有人為他做燉得稀爛的煮魚,熬得看不出原本模樣的蝦醬。
孫大人終于實現了自己兒時的誓言
他的生活中不再充斥著魚腥。
可偶爾午夜夢回,卻并未感受到曾經幻想的快樂。
當時的孫大人笑自己矯情,可后來夫人一句話意外點醒了他。
“你這必然是想家了。”
孫大人恍然大悟。
哦,我果然是有點想家了。
想那個爹娘猶在的,破破爛爛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