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接風宴成功奠定基礎后,后面三餐就好辦了,幾位欽差也和顏悅色的。
早飯由縣衙的小廚房主辦,熬幾樣稀粥,備幾樣花色餑餑,再配著師家好味送來的各色醬菜、鹵味,就很豐盛了。
三位欽差大人用過早飯,便會在蘇北海等各部門官員的陪同下前往各處查看。
因田地多在鄉下,中間有幾日少不得下到地方村鎮,一時往返不得,只好將就。
每逢此時,眾人便分外思念在縣衙用過的飯食。
一連六日,蘇北海親自陪同欽差隊伍跑遍五公縣轄下諸多村鎮,親眼看過了田畝方罷。
此時大部分麥子已經割完,原本蘇北海是想帶著欽差們去糧倉的,誰承想他們竟極細致認真,非要去到田間地頭,找了當地農戶細細問過
多早晚種的
當時種子多少錢
多早晚收的
今年新糧價值幾何稅收如何
今年下了幾場雨,澆過幾次水,可還夠用
因之前曾有地方官員為求政績,謊報收成,臨時去外頭弄了麥茬插在地里,冒充植株,又以外頭買來的陳糧填充糧倉充數,被陳大人識破。
因此再往后,他們問得格外細致。
多少糧食配多少麥茬,雖略有出入,但大致還是對得上的。
但凡有一處不妥,必要細細追究。
蘇北海見了,不禁冒出一陣冷汗,止不住地后怕起來。
他迫切地渴望升官,希望盡快做出點政績來,故而最初聽說欽差要來時,當時就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
我要不要造假
今年多地大旱,糧食減產,朝廷必然為之煩憂。
若偏我五公縣大獲豐收,定然脫穎而出,待到那個時候,龍心大悅,加官進爵觸手可及。
這個誘惑真的太大了。
但理智還是令蘇北海懸崖勒馬。
紙包不住火,陛下不是吃素的,既然派了欽差下來,說不得就要徹查。
撒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五公縣大獲豐收,憑什么
天下雨了么
麥穗長實了么
麥秸稈對得上數么
能保證下面所有的百姓都守住秘密么能保證外縣的人不知道真相嗎
環節太多,但凡期間有一點不妥,便要前功盡棄。
左右各州縣都不好,實屬天災,誰也沒法子的事。
若自己乖乖的,縱然沒得出色政績,至少不會踏錯。
萬一給人揪住把柄,那可是欺君大罪
莫說升官發財,只怕屆時九族都要跟著陪葬。
如今親眼見了欽差查糧之細致苛刻,蘇北海不禁暗道僥幸,越發不敢怠慢了。
但凡對方有問,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竟半句謊話和狡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