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宴是大乾朝地方政府主持舉行的一種帶有勸勉學子,宣揚文教,帶有恩賞性質的宴會。
這次的鹿鳴宴由南州巡撫王重禮親自主持,參加人員主要有本屆的新科舉人、本次的主考、同考、提調等其他各級官員、以及南州府德高望重的文化名流等。
酉時,巡撫府衙門前張燈結彩,府門大開,熱鬧喜慶。
今日,周二郎穿上了府衙上門報喜時派發的舉人公服,一種主體為縹色的圓領綢緞道袍,寬大的絲織袖口上繡了精美的云紋,腰間門系有精致的宮絳扣繩。
鄉試時各考生的身高體重,府衙都有詳細資料,但制衣辦承接制衣任務時不可能給每個人量衣定做,取幾個平均數而已。
只周二郎的身高不太好平均,屬于單獨定制款。
他本就體態風流,如今穿上這一身合體的舉人服,踏著月下清輝款款而來,有風吹動他發髻上垂落下來的銀色緞面逍遙飄帶,當真是翩翩少年郎,遺世而獨立、
薛良恨不能離這男禍害遠遠兒的,顯得他很不英俊。
巡撫王重禮率眾官員入場,一番感謝皇恩、勉勵學子的官方套話后,周二郎作為解元,率先吟唱詩經小雅中的鹿鳴篇,“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在這種場合下,做到完全放松是不可能的,但他周身自帶一股略顯冷淡的鎮定氣場,加上清朗的聲音,抑揚頓挫間門并未讓人聽出聲音中的緊繃。
頭兩句緊張,適應之后便愈發自如,到后面竟如梵音般和雅清徹,讓人忍不住想多聽幾遍。
他吟唱完之后,下面眾舉人跟著和唱,一番繁文縟節后,王重禮宣布正式開宴
眾賓客嚴格按照禮制依次落坐,官員按照職位大小、新科舉人則按照名次先后。
鄉試前三名比較特殊,單獨一桌,緊挨著巡撫大人以及各位考官等重要人物。
林士杰和周二郎坐一桌,當真是冤家路窄,
林士杰出身富貴,自小見多識廣,各種場面兒上的事應付自如,忙得屁股不著坐,借著謝恩的名頭給巡撫大人以及各位考官敬酒。
南州府的本地官員都知道他和馮明恩那點兒關系,俱都熱情回應,只王重端起禮酒杯略沾了沾唇就算給面兒了。
王重禮是正三品,品級上略不如馮明恩,可人家切切實實手握地方大權,就算馮明恩親至,也就是禮遇幾分,何況你一個外戚關系的小舅子。
最主要他不喜愛出風頭之人,頭名解元還沒過來敬酒呢,你蹦跶個什么勁兒。
林士杰的酒敬到奪了他頭名的主考官大人這里,笑得極其勉強,動作不自覺就帶出敷衍。
本次南州府的主考官乃是狀元郎出身的翰林學士姜茂林,正五品的官員,相當于皇帝的秘書處主要人員之一,比不得王重禮這種身具實權的地方大員,卻是最了解知曉皇帝想法的一群人。
姜茂林覺察到林士杰對待自己與其他眾考官的不同,嘴角兒浮出一絲譏諷的冷笑,想必這個鄉試第二是個特殊的,能知曉自己判卷時壓了他的卷兒,必是同考里有人,說不得考前就受到了特殊照顧。
周二郎酒量不行,這種場合敬酒就得輪一圈兒,無論品階高低,哪個都不能落下,見林士杰忙著敬酒,索性趁機多吃幾口菜墊吧墊吧肚子,免得一會兒出丑。
同桌鄉試第三的郭舉人從未經歷過這種隆重的場合,更沒有面對過如此品階的官員,上面坐的可是巡撫大人和京城來的翰林學士。
他既想表現,又害怕表現不好,給人留了壞印象,坐哪里躊躇得不行,就連眼前的美食佳肴似乎也失了味道。
見周二郎坐那里吃得不緊不慢,似乎毫不緊張的樣子,忍不住問,“周兄,林兄已經去敬酒了,咱們是否也需上前表示一下”
周二郎略抬頭,掃了一眼敬完酒又四處亂串,此時正唾沫橫飛與人侃侃而談的林士杰一眼,“嗯,走吧,一塊兒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