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當然能察覺到呂昭是在開玩笑,而且言語中并無惡意。
但他還是感覺臉頰燒得發燙。
他定定神,努力將聲線控制在相對平靜的范圍內,先端正地行了一禮,然后沒有任何隱瞞,直截了當地回答了呂昭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陳群剛剛從父親陳紀那兒得知了關中鬧旱災的消息,越想越擔憂,飯都沒吃好,最終還是決定來跟呂昭提一下。
至于陳紀從哪兒聽來的,速度竟然比呂昭還快,這就說不準了。
陳老爺子看似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家里蹲,平時只養養花、逗逗鳥,跟老朋友就某些課題辯論探討一番,日子過得瀟灑又自在,實際上他的名聲擺在那兒,根本不需要他特意做什么,崇拜他的士人們會主動與他分享自己聽到的家長里短或國家大事,消息積攢多了,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
這個年代沒有互聯網,不存在隨手拍視頻上傳社交軟件的便利,情報傳遞要么靠嘴,要么靠書信,而關系網盤根錯節的士族們絕對全天下消息最靈通的一幫人。
陳紀都知道了,荀爽能不知道但自從那天主動推薦了陳群后,他就再沒在呂昭的視線范圍內出現過,仆從們匯報的關于他的消息是清一色的“荀公今日攜弟子出游,與x公會面,相談甚歡”,除了見的人不同,干的事基本沒差別,無非是踏青、宴飲、習文作詩一類,每天過得宛如復制粘貼。
呂昭得知后,看看手邊擺著的一打關于“如何加強普通百姓抗風險能力計劃書”,忍不住感慨一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有些人還在馬斯洛需求的最底層掙扎,發愁下頓飯該怎么辦,有些人已經著眼于精神文明建設了。
荀爽就這么復制粘貼了幾天,怡然書局的進賬開始嘩嘩暴漲,好似開閘泄洪。
呂昭對著老爺子送來的賬本一番咂舌,對著堆滿庫房的金銀財寶笑得合不攏嘴,快樂地寫信告訴荀彧我們又有錢了
只要能先富帶動后富,薅閥閱世家羊毛,呂昭也不在乎老爺子之后天天都在干嘛了,只叮囑照顧他仆從在他吃東西的時候多上點心,別一不注意又讓他被果仁卡住了嗓子。
一想到正史上這個時間點,荀爽已經病逝,墳頭草都長得好幾米高了,呂昭就難免精神緊張。老爺子畢竟歲數大了,人再精神,身體也不比從前,要是在汝陽有個好歹,她真不知道該怎么跟荀彧交代。
荀爽知道很多事,但他就好像不知道一樣,該吃吃該睡睡,遛娃逗鳥寫詩一件事沒落下,絕口不提關中哪怕半個字。
老狐貍就是老狐貍,他根本不用著急,有的是人比他還急。
看看,小呆貓這不就被忽悠過來了嗎
想通之后,呂昭愈發覺得陳群有點可愛得過分了,看他的目光都不自覺地帶上了一些慈愛的神色。
陳群雖然不知道呂昭在想什么,但他被看得背后發毛,忍不住默默抖了一下。
呂昭見好就收,不再逗陳群,把工作給他分了一半。
既然陳群主動送上門來,還表現出了對此事相當程度的關心,那就別想跑了。
所謂見者有份,糧食不能光南陽出,汝南也得掏一份吧大家現在可都還是大漢的優秀子民呢,皇室有難,哪能見死不救
陳群被忽悠得暈頭轉向,滿面懵逼地走了,等回了自己的辦公室,他才反應過來他到底接下了怎樣一個大麻煩。
王粲看戶口冊看得很痛苦,密密麻麻的方塊字在他的視野中逐漸糊成一團,不懷好意地催眠他趕緊睡覺。
同樣的文字,寫詩作文的時候倍感親切,換成工作就變得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