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縣是一座小城,但前任都尉是個缺乏安全感的基建狂人,在此駐扎期間沒少搗鼓防御工事,給城墻加厚了一層,還造了不少守城器械。
前任都尉沒享受到的福利,讓荀諶撿了便宜。
同僚們還在為了如何應對而爭論,荀諶在嘈雜的背景音中沉思片刻,決定選擇方案三,并且將其改良一下。
雖然他自信能守住著縣,但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失敗了怎么辦人和糧草不能都堆在一處,必須得準備一個備用計劃。
糧食不能都運出去,糧草不足,城內人心不穩,而且全都上路目標太大了,走水路會被呂昭攔截,走陸路速度又慢,所以荀諶決定把一半的糧草送去千乘,自己帶著部分兵馬駐守著縣,留下全副武裝的著縣拖住呂昭,拖到袁譚率軍前來支援。
即使最終荀諶沒能守住著縣,城破了,袁譚的糧草也不會都被呂昭收繳了。
其他人聽了荀諶的解釋,大部分是信服的,心也沒那么慌了,由此可見有一個靠譜的主心骨是多么重要。
大家領了任務,各司其職,都去忙活了。荀諶坐在空蕩蕩的書房內,手搭在桌角,目光放空,陷入沉思。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自己剛入青州就吃了這么大一個虧,都是因為對敵人了解得不夠多啊
趁著通信還沒完全斷絕,荀諶又快速寫了幾封信命人送出去。
他需要盡可能多地收集呂昭的資料,針對這個人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點,來制定有效的反擊計劃。
圍城的日子其實很無聊,但再無聊也比打仗好,沒有誰真的喜歡戰爭和殺戮,士兵們都在抓緊時間享受著最后的寧靜時光。
士兵們在調整心態,呂昭卻不能放松。戰爭一旦開啟,她的精神也會跟擰發條似的越擰越緊,每做出一個決定都要經過深思熟慮,踏錯一步,就可能把所有人帶入深淵。
她命人對照地圖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沙盤,將代表雙方兵力的木頭小人布置在沙盤上,認真推演起戰爭可能的走向。
菅縣離臨濟太近了,袁譚只要沒在軍營里醉生夢死,很快就能收到消息,他賴以生存的糧草都在這邊,他一定會來救援的。
盡管呂昭已經給太史慈傳信,要他盡量拖住袁譚的大部隊了,但估計拖不了太久。在生存威脅面前,人類會爆發出無限的潛能,不要小看餓紅了眼的人們對于吃飯的向往。
問題是袁譚打算怎么救。
放棄臨濟,全軍出動,先支援鄒平,再奪回東朝陽,然后以這兩地為根基,與包圍菅縣的呂昭對峙,伺機解救著縣
還是分兵,留一部分人鎮守臨濟,免得呂昭留在博昌和高苑二縣的軍隊一舉渡過濟水,收復樂安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