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此舉,大逆不道,悖亂人倫,與董賊何異”沮授腰背挺得板板正正,抬手向袁紹恭敬地行了一禮,中氣十足道,“明公您出身世家,歷代皆以忠義匡扶天下,而今漢室傾頹,奸佞當道,禍亂朝綱,諸州郡縣,竟無一人興義兵以討賊。若我們能將圣駕迎來鄴城,挾天子而令諸侯,蓄養兵馬討伐不臣,忠貞守節之士定然紛紛來投,屆時誰還能抵御您呢”
這不是沮授第一次向袁紹提出挾天子而令諸侯,早在袁紹剛從韓馥手里奪來冀州,沮授與新任老板談職業規劃時,就曾提到過“迎大駕于長安,復宗廟于洛邑,號令天下,誅討未服,以此爭鋒,誰能御之”,可以說是沮授版本的“隆中對”。當時袁紹很高興,握著沮授的手誠懇地對他說“我心里就是這樣想的,先生知我。”
但此后的數年內,袁紹一直忙著跟公孫瓚交戰,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攻打幽州上,再加上董卓被呂昭殺死,朝廷在關中的權力收歸王允和皇甫嵩之手,袁紹鞭長莫及,一時半會兒摻和不進去,奉迎天子的構想只能暫且擱置。
直到皇甫嵩王允相繼離世,李傕郭汜攻占長安,沮授這才又看到了理想抱負實現的機會。
陳述完自己的觀點,沮授用一雙明亮的眼睛期待地注視著袁紹。
袁紹尚未做出反應,杠精第二的郭圖閃亮登場了第一當然是許攸只見他瀟灑地向袁紹行禮,而后面朝沮授,微笑道“監軍此言差矣”
“哦”沮授不愧是在搶話速度上勝過許攸的人,反應極快,他直勾勾地盯著郭圖,目光中帶著少許不加掩飾的壓迫力,“公則有何見解”
這句問話看似平平無奇,但恰到好處地打斷了郭圖講話的連貫性,攔腰斬斷了他醞釀的氣勢,效果類似于“打斷施法”。
郭圖臉上完美的微笑差點兒裂開,但他頑強地繃住了,假裝并沒有發生意外,嘗試找回自己的節奏“漢室衰微已久,想要振興談何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今幽州戰事未歇,并非是好時機。”
“天子駕臨鄴城,只需譴一使者將詔書送往易京,公孫伯珪不接旨,便是謀逆。”沮授眉頭一皺,反駁道,“此事宜早不宜遲,若不盡快下決斷,必然會被旁人搶先,屆時陷入被動中的就是我等了。”
郭圖正欲開口,卻見袁紹抬起手往下一壓,比了一個態度堅決、不容拒絕的手勢,他雖有不甘,也只能把滿嘴的話憋回肚子里。
“二位皆言之有理,”袁紹慢吞吞地說,他誰也沒有看,目光投向了遙遠的虛空中,“我已命孟德發兵三萬,先行抵達雒陽,拒守函谷關”
所有人同時愣了一下,只是愣的時間長短略有不同。
看來我猜得沒錯。荀諶在心中輕輕嘆了口氣。
沮授的腦子嗡嗡作響,有種猝不及防被人迎頭敲了一悶棍的懵逼感。反應過來后,他震驚得瞳孔地震,“明公怎可將如此重要之事托給曹孟德”
袁紹明顯不太滿意,“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
一旦天子進了曹操的口袋,您覺得他還能老老實實把天子送來鄴城嗎
沮授被反問得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