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這可不得了。”
“這是不是手電筒啊我之前在供銷社看到過,”江慧菊從江諾手里小心翼翼接過手電筒,眼看著屋子里的光源隨著她的動作而轉移,她口中再次發出驚嘆的聲音,“之前只在供銷社看到還覺得沒什么,這會兒親自用著,倒真是好。”
“確實,這手電筒一開,整個屋子都亮了,”江慧竹環顧四周,“遠些的地方也能看到,要只是用蠟燭,得多點幾根呢。”
外婆抬頭看向江諾。
江諾咳嗽一聲“我知道,我又亂花錢了。”
“你知道就好,”外婆淡聲說道,“不過這手電筒確實是好,這樣晚上要出去上個廁所也方便,不用再小心翼翼了。”
“對,以后就把手電筒放在堂屋里,晚上我們要用的時候,直接出來拿。”江慧菊興致勃勃道,手里晃了晃手電筒的光,新鮮的不行。
“需要用電池吧”江慧竹看了眼手電筒,從江慧菊手里接過手電筒顛了顛,“這么重,里頭是電池的重量”
“對,主要是電池的重量,不過電池在供銷社也有得賣,”江諾說道,她之所以帶手電筒回來,一方面是家里沒有固定的光源,生活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縣城里就有電池,萬一用光了電量,要換也是容易的,“不過平時不怎么用的話,這一個手電筒里的電池能用很久。”
這會兒的手電筒里頭裝的都是1號大電池,電池容量不低,就算是天天用也能用很久,而家里這幾人,顯然不是會浪費手電筒電量的人。
不過她還是更傾向于大隊里可以拉電線。
估摸著時間,也就是這些年,各地的電線能慢慢鋪設開來,他們大隊里有廠子,要申請一條到大隊里的電線并不難。
或許她可以找個時間跟江利水提一提,讓他跟上頭去申請。
回過神來,江慧竹和江慧菊正在看桌子上的東西。
這年頭別說是去京市,就算是去縣城、去省城也不容易,哪怕這兩年變化不小,可對兩人來說,她們依然不覺得自己可以去京市走走逛逛。
也因為這個原因,江諾帶回來的東西對她們而言,其實是能夠讓她們見世面的好東西。
“不愧是京市,這糕點看著就不一樣。”
“如果去京市走走,還能碰到有人悄悄賣糕點的,都是有家底的人家,”屋子里沒有外人,江諾直接說道,“碰上運氣好,沒準能碰上祖輩當御廚的好手藝。”
“真的假的”江慧竹和江慧菊兩姐妹異口同聲道。
“當然是真的,就是碰到的次數少,我就碰到一兩次,”江諾解釋道,“前段時間不是出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么,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各種消息,大家都猜測以后可能會更放開些,說實話,你們別看咱們大隊里過的不怎么樣,京市的人生活也沒比我們好太多,他們也缺錢,嫁娶生孩哪一樣都少不了錢,可不得走一些悄悄的路子。”
“其實我在縣城也碰到過悄悄賣東西的,”江慧竹低聲道,“人還拿著我們的竹籃子呢,這兩年縣城里也沒有前些年那么嚴,就是不知道以后怎么辦。”
“總會更放開的,”索性在家里,江諾也不藏著掖著,“這兩年回去那么多知青,可城里頭的工廠有限,能的工作崗位也有限,那這些知青能怎么辦想要掙錢,就得走另外的路子,做小生意就是很好的法子,所以以后一段時間,國家會逐漸放開做小生意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