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卓不才,今日便借此機會,談一談天下大勢,還請冉大人準許!”
冉文成似乎頗為欣賞郁文卓,聞言笑道:“郁先生請講!”
郁文卓微微昂首,道:“當今天下大勢變化,一在朝堂,一在江湖。”
“就朝堂而言,當今圣上已然年過花甲,近兩年來更是時常臥病不上朝,想來支撐不了幾年,而太子之位卻是一直空懸。朝中以端王、慶王為太子的呼聲最高,可圣上卻偏愛小兒子福王。”
“當今圣上幾十年來都是剛愎自用,很少聽進臣子進言,越老越是固執,怕是到死會立福王為新君。但福王無才無德又年幼無勢,因此,怕是只要圣上龍馭登天,就會有不忍言之事發生,乃至引起天下動亂。”
說到這里,郁文卓見所有人目光都擊中在他身上,聽得很認真,便連左側的“楊罪”都不例外,不由心中自得。
歐陽野確實在認真聽。
因為這還是他第一次聽人如此詳細的討論朝廷局勢。
畢竟他以前認識的都是些江湖人,幾個書生也都是底層不得意的,基本都不知曉朝堂情況。
僅憑這一點,歐陽野便覺得這次潛伏到冉府做幕僚對了。
當然,前提是這個郁文卓所說得有七八分的正確性才行。
而看左右其他文士聽著不斷頷首的樣子,郁文卓分析得朝堂局勢正確性應該不低。
郁文卓頓了頓后,接著道:“天下大勢之變其次在江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自百多年前開始,天下高手便從朝廷逐漸流落到江湖中。至于原因,不須我講,想必大家都明白。”
“再縱觀各朝代鼎革之際,往往都是龍蛇起于江湖之中,而新朝名將也多有江湖中的高手,便連那些隱世不出的合道境強者,都不由卷入亂世之中,直至新朝穩定。”
“所以,只要天下大亂顯現出來,必然會有江湖豪杰登高一呼,聚眾作亂!”
“對于江湖中的實力,我將其分為五類,分別是:名門正派、邪魔外道、邪教、幫會、武林世家。”
“這五者中,名門正派與邪魔外道向來都只是居于幕后,或是派遣弟子襄助得道者,或是隱藏暗中遙控一方勢力首領,都不會直接參與到天下爭奪之中。但反過來說,即使新舊兩朝鼎革,他們也很少會被徹底除滅。”
“至于邪教,則是江湖勢力中最容易造反的一類。縱觀歷朝歷代造反者,幾乎過半都與邪教有關。不過,邪教大多龍蛇混雜,內部也常有派系紛爭,所以最終能爭得天下的很少。”
“然后是幫會——之所以名之幫會,是因為其勢力往往局限于某行某業,初期很容易發展,可一旦到了瓶頸,想要突破行業限制卻極難。”
“且幫會龍蛇混雜的程度要比邪教還甚,所以這天下間的幫會雖多,卻不足為慮。”
“而說到最后,最容易在天下大亂時成為主要逐鹿者的,其實是武林世家。”
“一者,武林世家以血脈維系,要比邪教、幫會都團結的多,又沒有名門正派、邪魔外道那么多講究。”
“二者,武林世家武力也很容易發展起來,只要勢成,將來便是追不到那只鹿,也是可以成為新朝顯貴。”
說到這里,郁文卓又停頓了下,卻是已經忘記了最初打壓歐陽野的目的,而是將灼灼的目光落在冉文成以及屏風后的冉月華身上。
他自信滿滿地道:“我雖不知冉大人志向,但根據我所分析的天下大勢,只要大人盯緊了朝堂,再看住了天下間有數的幾個邪教以及武林世家,將來便可從容進退!”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