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傳下,第五旅軍陣很快止住,并發生變化。
作為臨陣指揮者的旅帥班崇輝等人退入軍陣中央,然后身穿鐵甲刀盾兵在前,后面則是長槍兵加弓弩兵。
因為乾軍走得是精兵路線,所以軍種目前也分得不多,就刀盾兵、槍兵、弓弩兵三種。
乾軍每一個兵卒都至少有第一境好手的實力,乃至第一境高手的實力,若算上兵甲的戰力加成,三五人圍殺一個第二境好手都不成問題。
這些兵卒實力如此強悍,皆因為乾軍兵卒不僅頓頓飯食有肉,甚至隔幾日還有藥湯補益氣血。哪怕用得是最便宜的藥湯,也讓乾軍兵卒比大虞綠營兵氣血強一大截。
將伙食、兵甲、兵餉算在一起,乾軍培養一個兵卒花的錢,夠大虞培養十個綠營兵,并且是在綠營兵足食足餉的情況下。
用如此大的花費培養兵卒,乾軍每一個兵卒其實都是復合兵種,只是各有偏向而已。
如刀盾兵,持的是可刺可砍的直刀,拎的是鐵骨牛皮圓盾,穿戴的幾乎是全身鐵甲。說是刀盾兵,實際上是重裝步兵。
又如槍兵,雖然都是半身鐵甲,但卻都帶有木骨獸皮小圓盾,腰胯短劍。因此,他們除作為普通長槍兵使用外,亦有盾兵、輕短兵的作用。
再如弓弩兵,說是弓弩,實際上乾軍現在只用弩,不用弓。既有強弩兵,又有連弩兵(自動連弩剛開始制造,還未裝備軍中)。
但這些弓弩兵亦都攜帶又木骨蒙皮小圓盾,攜短劍,同樣有盾兵作用,亦可為輕短兵。
另外,乾軍中還有一些特殊兵種,如數月前夷陵之戰中專門圍殺鐵甲高手的鉤錘隊,又如主將親衛兵,輕騎探馬等。
因此,張敬鯤跟呂明空說乾軍兵甲犀利、兵卒精悍,不僅沒夸大,反而是低估了···
班崇輝的第五旅列陣完畢,過了半盞茶功夫,對面先列陣的八千多綠營兵,才列陣向這邊走來。
在班崇輝看來,對面這些綠營兵確實算得上精銳了,雖然還遠不如他的第五旅,但比之以前的大虞綠營卻強了好幾倍,也難怪張敬鯤生出割據之心。
待到綠營兵行到第五旅前方半里內時,堪堪止住陣型,然后令旗搖動,綠營兵中的弓弩手便都將弓弩斜朝向天空。
“射!!”
隨著對面弓弩營將領一聲大喝,嗚嗚聲驟起,無數箭支騰空,遮天蔽日地向乾軍第五旅拋射過來。
“舉盾!!”
隨著班崇輝揮了下手,第五旅傳令兵亦是搖動令旗大喝。
頓時,前面的刀盾兵以及后面的槍兵、盾兵,乃至班崇輝等人身邊親衛兵,全都舉起了盾牌。
放眼望去,乾軍第五旅像頑石般立在那里,一塊塊舉起的盾牌則如鱗片般密布,形同傳說中的龍龜!
箭雨落下,箭支射中盾牌的哆哆聲密如驟雨!
其間也偶爾會出現一聲痛呼,卻是有人不幸被箭支透過盾牌與甲胄兩層防護給射中了。
被射中的人若為倒地便罷,一旦倒地,便立馬有低腰穿梭在軍陣間的后勤兵將其抬到陣中,交由醫護兵處理。
對面的箭雨一連射了三陣才稍歇,而班崇輝仿佛預知道這第三陣箭雨后對面會有間歇,很果斷的令第五旅弓弩兵還擊。
第五旅的弓弩兵并不多,只有兩營,一千人出頭,并且還是分成兩部分輪射,一次也就射出五百多支箭,所形成的箭雨遠不如之前綠營兵的箭雨壯觀,傷害也是不如。
然而綠營兵一方對盾牌的使用效率卻遠不如乾軍,再加上綠營兵披甲率不高,只一陣箭雨落下去,就傷亡近百人!
這近百人中箭后,不僅使綠營兵軍陣盾牌防御出現更多缺漏,因箭傷而發出的痛嚎聲更是影響了軍中士氣。
更要命的是,緊接著第五旅的第二陣箭雨就落了下來,又一下子令上百人中箭!
負責臨陣指揮的綠營兵原本推測以第五旅的兵力,弓弩兵比例應該也不多,兩陣箭雨之后必有較長的間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