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和談,是齊柔給姜蓁寫信,露了齊國的底,把齊國太子給賣了。
但現在齊柔送往姜國的信,一般都是寫兩份,一份是給姜蓁的,一份是給齊太子的。
給姜蓁的信,一般都是太女姐姐我想你了,我又遇到什么問題了,想請教你一下
給齊太子的信,那就更肉麻了,親近的同時,還不斷的表著忠心。
信里面的內容,最開始是母后想你了,哭得眼睛都腫了你兒子瘦了國內有其他公子得了父王的寵愛,有點囂張我想護住母親侄兒,讓他們不受委屈
到了后面,齊柔一步步接手了齊太子留在國內的勢力,她的態度依舊沒變,一直和齊太子表著忠心。什么我替你守著,等你回來登基,我們兄妹聯手鏟除敵人,這類話,齊柔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
有齊王支持,又有姜蓁在背后給齊柔出謀劃策,齊國的變法還算順利,齊柔也順勢攬權,鏟除異己,哪怕齊太子以后回國,也要借她的勢,才能繼承王位。
齊國都大刀闊斧的改起來了,我就不信另外三國不心動。
衛國肯定也是要跟著學的,只是內斗還沒平息,衛陽在姜國都邑待了那么久,肯定學到了精髓。要學的話,應該還是挺容易的。
就鄭國和宋國的速度最慢,跟老烏龜似的。
宋國之前變法由郭凡主導,失敗過一次,想舊事重提,也只能循序漸進,動作要是激烈了,很可能又會引起貴族的逆反,所以宋國求穩。
但鄭國其實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的,但卻被國內的士大夫們給化解了。
鄭國也有鹽,價格雖然貴點,但勉強能夠自給自足,所以鄭王想學姜國,把鹽收為官營。
但鄭王把鹽收為官營之后,鹽的產量忽然就猛降,私鹽卻突然增多。
鄭王想派官員去細查,但底下的官員官官相護,根本就查不出主謀。
碰上這樣的情況,鄭王也沒忍住自己的脾氣,氣得忍不住大吼“把這群人都給我拖出去砍了。”
“王上息怒,君子以德服人,以仁治國,切不可濫殺無辜。”在鄭王生氣的時候,滿朝的人都蹦出來勸說。
“他們無辜他們是無辜,查了半個月,什么都沒查到,他們不僅無辜,還無能”
鄭王心中憋氣,完全不想聽那些虛仁假意的勸說,果斷的把那批人的腦袋砍了,然后又派了第二批人去查私鹽。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鄭王下令的時候就果決得多,直接吩咐道“查出來就領賞,查不出來就罰你的人頭。”
這次的官員有了危機感,很快就查抄了一批官員,繳獲了一批私鹽。
但鄭王雖然在此次君臣的拉扯之間獲得了勝利,但他的口碑卻因此突然崩盤。
以前他是百姓需要敬仰的任君,經此一役,他直接成了百姓口中的昏君,暴君。
對此,鄭王直接都給氣笑了,“好,好得很。”
面對鄭王的急躁,右相忍著不住勸道“王上,姜法不一定適用于鄭國。什么都學只會害了你。”
鄭王不屑,冷笑一聲,“呵呵,我就要學。別國都在往前走,就我鄭國駐足不前。要是照此發展下去,不說百年后,二十年后,我鄭國社稷就會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