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閣出來,林聿修有些心神不寧。
他的腦海中反復回憶著屋門打開時陳遠思和虞江輝一坐一立那沉默又尷尬的場面,以及陳遠思的那句“陛下一定會下旨平亂”。
他走到刑部的大門前,突然停住了腳步,頓了片刻,他轉身快步向宮中走去。
“陛下,刑部侍郎林聿修求見。”
葉傾懷聽到門外李保全的聲音,停下了手中的筆,她看著面前那道寫了一半的圣旨,嘆了口氣,索性將筆擱在了硯臺邊,道:“讓他進來吧。”
“聽聞陛下龍體欠安,微臣深感惴惴,故來叩請圣安。”林聿修說完叩首在地,禮數十分周全。
葉傾懷卻沒回他的話,而是對他身后候著的李保全道:“你出去吧,把門帶上。”
屋內只剩他兩人后,葉傾懷道:“起來吧。你來的正好,朕在擬旨,可惜擬到一半寫不下去了,你來幫朕看看。”
聽到“擬旨”二字,林聿修立即又想起了陳遠思罵虞江輝的話里那句“陛下一定會下旨平亂”,不由得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但他還是不動聲色地湊近了書桌,向那張只寫了幾行的圣旨看了去。
不出意料,果然是與慶縣的叛亂有關。
但那卻不是一道寫給潁州軍或者說能夠發告天下的詔書,而是一道寫給陸宴塵的圣旨。
皇帝在那張貼在明黃絹布的白紙上明確地要求陸宴塵率領西軍退出慶縣的紛亂,并勸服慶縣城中的軍民歸降朝廷。
那道圣旨卡在了“否則”二字上。
按照慣例后面應當接的是“軍法論處”四字。
但陸宴塵性子執拗,葉傾懷拿不準他會如何行事。若是旨意下得太絕對,后面便沒有轉圜余地了,所以她下筆猶豫了。
林聿修并不知道慶縣叛亂的實情,但從陳遠思的態度和朝堂上臣工們的細碎言語中他也能推斷出其中必有隱情,于是他道:“陛下,潁州素來民風順和,陸將軍也是明理之人,想必不會平白無故發生這樣的事情。”
葉傾懷點了點頭,道:“確實并非平白無故。慶縣叛亂是因為去年糧食歉收,百姓食不果腹,但朝廷卻沒有開倉賑災,而是調撥糧食給前線戰事所用才引起的。這是陸宴塵從前線傳回來的信,里面寫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