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樂,”賈代善親近地喊起薛老爺的字來“我們兩家是多年的老親,雖相隔甚遠,但也該多走動來往,才不負祖上就結下的交情。淞哥兒少年英才,咱們這些做長輩的,都樂見后代子孫有出息。”
說著,賈代善伸手指了指侍立在身邊的賈政“我這個兒子啊,也是最喜歡讀書的,終日里勤學不倦,聽說了淞哥兒的事跡,就盼著能見上一面。他們都是一輩人,又沾親帶故的,必定合得來。過年時,淞哥兒若是有空,可以來我家中逛一逛,讓政兒陪著他說說話。大過年的,略松散些也不妨事。”
賈代善位高權重,雖和顏悅色,但舉手抬足之間,就有一種不怒而威的壓迫感。他此言一出,薛老爺也不敢提出反對,連忙答應下來,否則不是顯示著薛家要與賈家生分么兩家差距甚大,這也未免有些不識好歹了。
薛老爺也沒想太多,他心中其實暗暗還有些高興,兒子能得到榮國公的看重,他也與有榮焉。雖然薛淞科考必是要做文官,但賈代善可是國公爺啊,深得皇上信任的,他賞識薛淞,對薛淞和薛家,都沒什么壞處
嗯,也是淞兒爭氣,才會為自己和薛家贏來尊重,王家和賈家此番見面時的態度明顯就改變了不少,不止親近,而且客氣。
這就是家族中有沒有功名的區別么,真正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薛老爺比較著,心中感觸不已。
說了半日話,賈代善不著聲色地表明了薛家的事不成問題,完全不必擔憂,又貌似隨口關懷了薛淞幾句。等到薛老爺起身告辭,賈代善便命賈赦替他去送一送,等兩人出門后,他就與賈政說起話來。
“一十出頭,就做了舉人,那薛淞也是個有本事的了。他年紀還輕,日后的前程絕不會差。薛家也是開國之時立下過功勞的,朝廷雖然沒給他們爵位,但也賞了一場富貴,薛家幾代人在江南經商,可是豪富啊”賈代善對賈政感嘆道。
京城里貴人云集,賈史王三家雖是地位顯貴,但也有諸多忌憚,不如地方上方便。他們做官的人家,還要支撐門面,有許多必不可少的花費。比如自己家,老榮寧一公在世時,府中要養著以前負傷的親兵,撫恤接濟戰死的部下親屬等等,開銷也很大,為此還從國庫借了不少銀子,還欠著帳呢,當然皇上知道原委,也不會催著還。
相形之下,久居在江南的薛家,托借著皇商的名頭,把生意做得很紅火,過得頗為滋潤,日子只怕比他們幾家還舒服得多。
眼下賈家興盛,各方面都有來錢的路子,但日后呢賈代善望了望賈政,心中暗自嘆了口氣。
兩個兒子中,他是偏愛孝順溫厚的一兒子,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賈政眼下可看不出有大出息。比不上擅長兵事,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的王子騰,也不如年少就贏得功名的薛淞。想不到日常被視作墊底的薛家,竟然就長出了這樣的芝蘭玉樹呢
“你覺得那薛淞如何”賈代善問賈政道“薛家家世不錯,薛淞也有出息,年歲又與你妹妹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