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薛淞就回答道,那日上門,老師處尚有他人,實在不方便多說。本打算日后再尋個好機會的,但那長史又派了人去住處威逼,只得行此無奈之舉。請殿下和老師見諒”
“吳侍郎又轉頭勸說老二,給薛淞開脫。意思是若是薛家當真屈從了長史的威脅,辦了此事,那可就是僭越之罪。不但薛家要遭殃,連殿下也會被牽連處分,大大有損殿下清譽云云。殿下是仁厚,但若是太過寬容,宵小們肆意妄為,最后也會被認為是殿下指使的”
“老二回過神來,明白此事不能聲張。只得裝模作樣地表示御下不嚴,是自己的過錯。但此事他是完全不知情的,那長史自作主張,是另有私心,還是起意要謀害自己,回去后他立刻嚴查硬著頭皮謝過了吳侍郎,還特別夸贊感激了薛淞幾句。道他是個剛直之人。等到殿試之后,再請他上門作客。”忠順王嘖嘖了兩聲道“想不到那薛淞竟是個敢作敢為的”
忠孝王沉思道“薛家這樣就不怕惹怒了忠義么你說,薛家分家了,那東南商號給了薛淞”
“如果是這樣,那等于是薛淞一人的行徑,他自己承擔下了這責任。若是日后忠義怪罪,薛家盡可以撇開他”忠孝王感嘆道“他只怕也是立意要走文臣的路了,也以此舉和武勛們做個切割”文臣不畏權貴,風骨凜凜才是受到推崇的。此事傳開后,老二也不敢對他下手。至于以后如何忠孝王眼光閃爍。
“那他也是個聰明的,置于死地而后生”忠順王明白哥哥的意思,忽然又想起一事“你道薛淞如何知道那陳芥菜鹵的,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呢。”于是,把三年前薛淞上京會試,因船上水手和下人重病,停留在小鎮上求醫,無意之間發現那靈藥的經過說了一遍,感嘆道;“這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善心有好報啊這事也在京城傳了起來,那艘船的船主還專門上門去拜謝了呢。”
“四哥,你說這消息是不是也是薛淞安排人散發出來的。”
“或許是,但即使是他有心為之,也是自保之法,并無不妥之處。”忠孝王不但不覺著薛淞不夠坦誠,反而生出了幾絲欣賞和興趣。若薛淞只是那一味剛硬之人,那他的出息也有限了。
“薛淞殿試后,還要在京城里觀政三年呢。得罪了二哥,只怕也不好過”忠順王嘆息道。
忠孝王沉默了片刻,意味深長地道“只怕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