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高大肅穆,裝飾簡潔而莊嚴。一走進大殿,立刻就覺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心中生出敬畏之心來。多少英杰,拼盡力氣,只是為了能站在這里
薛淞深吸了一口氣,他作為游客曾經去參觀過故宮,但如今身臨其境,這才能真正深切地感受到皇權的威嚴和壓迫感。他不是虛擬的nc,他在這世界是活生生的人,興衰浮沉,都是要親身經歷的真實人生,由不得他掉以輕心
殿試的座位是按照會試的名次來排列的,前十名排在第一排,永明帝一眼就能看見,或許會對他們留下些印象來,眾貢士們都羨慕地望著他們。
薛淞記得,上科他排名是三百零五名來著,那名次妥妥是排在后面的了。他本已經準備移步往大殿最后面而去。不想,那大殿上的太監卻指引著他坐到了第五排。
“公公,你是不是弄錯了座位”薛淞忐忑不安地低聲提醒道“在下是去年的貢生,但名次并不太高的。”他自己倒是不妨,至多眾目睽睽之下換個座位,有些丟面子而已。但那引錯了路的小太監,可要受到嚴厲責罰的了。
“沒有錯,薛貢士就請安坐吧你是上屆得中的,和其他人不同。”這時,在一旁的一位身著大太監服色的人道。
薛淞見狀,就不再說話,道了一聲謝后,就安靜地坐下,等待考試。
大太監戴權看了看薛淞一眼,暗暗地點了點頭。從這樁小事,就能看出薛淞其人為人坦然守規則,而且心地仁厚,這在富貴場上是難得的人品了。這場殿試,他也負責著時刻注意各位貢生們的表現,再稟告給皇上,這也是給他們定名次的考察標準之一。當然,這只是針對部分能入眼的人而言的。其他人,他再長幾雙眼睛,也看不過來啊
殿試的題目是永明帝親自出的,貢士們只需做一篇策論即可。策論,這是薛淞的長項,前世的開闊眼界和對古代社會問題的分析了解,再加上這幾年,他也做了精心的準備,他下筆很是順暢。
永明帝坐在上首的龍椅上,把考生們的舉止盡收眼底。戴權也在他耳邊悄聲稟告了自己仔細觀察的情形。隨著他的言語,永明帝的目光緩緩地從一個個人身上掠過,把那些人的面容和名字對應起來。在提到薛淞時,永明帝還略微停頓了一瞬。
坐得久了,永明帝也下來走動了兩回。大殿上安靜得只聽見毛筆在紙上刷刷寫字的聲音。薛淞正在聚精會神地答卷,忽然感到有個人無聲地立在自己身邊。他猛地一驚,頓時背上滲出了一層細汗來。
這大殿中能隨意走動的人,只有永明帝一人薛淞覺得胸口撲通通地在跳,雙手微微顫抖了一下,險些拿不住手中的筆。
薛淞深吸一口氣,極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沒有抬頭,繼續認真地書寫著自己的答卷,心中雖然波瀾起復,但神情始終保持著平靜。
在他身后,永明帝微微地頷首。他大略看了看,薛淞的答卷稱不上多么驚才絕艷,但頗有幾分特別的見識,那文章立意就不俗了。更難得的是,薛淞表現出的那份靜氣,讓永明帝生出了欣賞之心。
他也轉了一圈,有的貢士文章不錯,但發現自己在旁邊查看時,立刻就手腳僵硬,面容惶恐不安,讓他覺得掃興無趣。這選出的進士日后是要做官的,豈能那樣上不了臺盤
殿試是當天就要出結果的。結束之后,貢士們都不出宮門,安排在在一處偏殿里休息,還可以在周圍稍稍走動走動。主考官們則集中在一起,緊張地批閱試卷。過了幾個時辰,考官們把評閱出的名次呈給永明帝。按照慣例,前十名的名次是要永明帝閱卷后,親自定下來的。如果他有興趣,還可以多看幾份試卷。
永明帝仔細地閱了主考官們呈上的十份試卷,沉吟了半晌,點下了名次,狀元、榜眼、探花、傳臚都名花有主了。
永明帝繼續看了幾份卷子,名次上有升有降,但總的改變不大。把這些辦好后,永明帝丟下筆,閑閑地問道“朕方才巡視考場,見有位貢士頗有靜氣,知道朕立在他身后仍然鎮定答卷。據戴權稟告,他乃是上屆生病未能參加殿試的的貢士薛淞,但不知此番他的名次位列幾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