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安親王有意為三兒子向薛家求娶薛舒辰。據說薛舒辰在與方氏去一位貴人家中赴宴時,就被忠安王妃看中了,后來還想法安排著讓兒子暗中去相看了。
薛舒辰光彩照人,容貌極明艷,又受過很全面的教育,,言談舉止都瀟灑貴氣,與這個時代的貴女相比,是極出眾的。而薛家經營有術,財勢雄厚,薛家父子都是進士,在仕途上很順暢,姻親也得力,家中更沒一個拖后腿的。這些,都是薛舒辰的優越之處,也因此引來了窺覬之心。
那三公子偷偷看了薛舒辰之后,就此上了心,立刻和父母表示,他要娶薛舒辰為妻,要父母上門去提親,態度非常熱切。
忠安王府于是先請相熟的貴婦來摸個口風,薛家也是官宦人家,結親總得和和順順的才好。
薛淞聽說了此事后,頓時變了臉色,告訴方氏,這門婚事絕對不能答應,他寧可養著薛舒辰,一輩子不嫁人,也不會讓她跳這個火坑的
忠安親王是甄太貴妃所出,身份高貴,一直被太上皇寵愛,冊封親王只在泰安帝之后。太上皇退位后,泰安帝為了安撫太上皇,也為了顯示兄弟情義,一點沒慢待他,他的地位和以前一樣,依舊是顯赫榮耀得很。
三公子是忠安親王的嫡幼子,父母最是溺愛,雖然他不能承襲王位,但忠安親王已經磨著太上皇,要為他討一個封爵,最差也不低于侯爵,并且表示,他和王妃的私房,要把一半留著給這個小兒子。
來探口風的夫人也對方氏道,三公子的這些條件,確實很優越的,一般的公子哥兒哪里趕得上
薛淞不能告訴方氏,他知道甄家的結局,那叫一個大廈傾覆,一敗涂地,比起后來抄家的賈家還要凄慘得多。由此可以推論出,泰安帝能如此放手施為,而甄家女眷淪落塵埃都無人援手,那只怕那宮中的甄貴太妃也倒臺獲罪,自顧不暇了。那么,太上皇或許那時已經駕鶴西歸
覆巢之下無完卵,失去太上皇這個后臺,忠安親王的下場也絕不會好薛舒辰如果嫁了進去,那不啻是跳了火坑啊
到了那時,薛家能做什么呢在這個世界里,即使高官貴爵,在壓倒一切的強權下,也是任由擺布的
所以,薛淞只能向方氏這樣解釋根據他打聽到的情況,忠安王府的三公子自小被父母溺愛,性情驕橫跋扈,身邊嬌俏丫鬟眾多,很早就有通房伺候了,可謂荒淫好色。女兒嫁給這樣的夫君,必定受委屈啊,可他們薛家有這個能力與皇家抗衡,為女兒討回公道么
而且,三公子人也不成才,雖說皇家子弟無需為功名利祿而奔忙,但如果是那種不學無術的紈绔,也配不上才貌雙全的女兒。
薛家父子都是文臣,聲名臉面很重要,被人嘲笑著靠裙帶關系,難道很光彩么
看看林如海,做了賈家的女婿,雖然也得到些好處,但這些年隱隱因此被士林排擠,最后還要靠捐獻家產來為妻女求活路,可謂得不償失,弊大于利
再有,忠安親王也不是泰安帝一路的,日后前景未知,與之結親,可謂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