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方氏聽進了心里去,她也極疼愛薛舒辰,哪怕沒有薛淞分析的那些利弊,只看第一條,她也不能答應這婚事。
夫妻兩人達成了一致,等到那說合的夫人再上門來時,方氏委婉地表明了拒絕之意,只道女兒嬌生慣養,寒門小戶的,齊大非偶,請王府另聘高門貴女云云。那夫人很出乎意料,努力勸說了一番,見方氏不為所動,只得悻悻離去,回頭稟告了忠安王妃。
被薛家拒絕,忠安王妃心中很不自在,薛家的門第比起她家來,那要差得遠了,薛家父子又不是什么不得了的高官如果不是那日說起兒子婚事來,王氏在她面前極力夸贊推薦薛舒辰,再加上兒子喜歡絕色女子,她都未必會起這個心思,誰想薛家竟然是這樣不識好歹
忠安王妃心中氣惱,偏生那日兒子見到了薛舒辰之后,竟是念念不忘。三公子又聽說外面有人私下里議論,說薛家自恃著如今是文官身份,連自己出身的武勛們也看不上;只緊跟著皇上和忠順親王奉承,其他的皇家人他都不放在眼中的。忠安親王原來就和皇上不對付,如今怕是前途未明
三公子驕橫慣了,薛家拒婚傷了他的面子,聞此流言更是羞惱,于是決心定要把薛舒辰娶到手。
好啊,你薛家不是看不上我么,以后你家女兒在我手中,任我搓圓搓扁的,看你們能怎么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薛家不就是仗著皇上的勢才敢如此放肆的,呵呵,可別忘了,皇上上面還有太上皇呢太上皇發話了,皇上還能不聽么
于是,三公子便糾纏著母親進宮去向祖母甄貴太妃討情,忠安王妃心中想了想,薛家這門婚事還算不錯的,薛家父子前途光明,又可因此泰安帝緩和一下關系,或者埋下一個釘子,對自家都是有利的。更難得的是兒子對薛家女兒上心了,那當然要讓他順心如愿了
宮中,甄貴太妃聽著兒媳的請求,并不太當一回事。薛家么,她以前是聽說過的,在江南也有些名氣,王家的姻親,但也只是豪富的皇商吧。薛家二兒子倒是出息,考中了進士,帶挈了整個家族。只是,他如今的官職也只是戶部郎中吧
若是薛淞是尚書、侍郎、大學士,甄貴太妃就要掂量掂量了,這些高官,她一個深宮妃嬪,終究也是不敢輕易招惹的。但郎中,畢竟差了幾層的,不足為奇。
他還是個伯爵在京城里,有個爵位、虛銜的人啊,一片瓦砸下來,就能砸中幾個,得有實際的權勢才成
“這事啊,其實也不算難辦。”甄貴太妃笑著對兒媳道“本朝是沒有妃嬪賜婚的先例,但太上皇可以啊。再過兩個月,就是本宮的生辰了,在壽宴上,本宮向太上皇求這件事以做為生辰賞賜,想必太上皇會給本宮這個面子的,薛家又不是什么重臣”
“多謝母妃了,還是母妃有主意,面子大”忠安王妃笑著奉承道。
“這不值什么。”甄貴太妃不在意地揮揮手道,想了一想,又囑咐道“不過呢,此事你還是要想法暗示一下,萬一這段時日里薛家定了親呢,那倒是麻煩了,逼人退親那名聲可不好聽”
忠安王府的嬤嬤給薛家送來了一份禮物,一只鑲嵌著玳瑁的紅木匣子,打開一看,里面一對羊脂玉鐲靜靜地臥在絲綢墊子上,晶瑩潤澤,光華流轉,一望就知,這是很名貴的首飾。
方氏心中一跳,帶著些不安地望向嬤嬤,表示謝過你家王妃了,但這禮物太重,薛家無功不受祿,不敢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