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也給薛淞提了個醒,他這幾年是不是有些松懈了,直把杭州作汴州在現代社會,有法律和規則保護著,如果不求聞達,盡可以安生地過自己的小日子,但在這里,是行不通的
自己不能僅僅勤勉當差,這在泰安帝眼中,那是做官的份內之事。要讓他另眼相看,特別維護,那需要額外立下功勞來。當然,現在他也不會把這功勞讓給誰了。為了家族的延續發展,他會讓薛虬和自己一起攬下的。
但功勞也不是說立就能立的,薛淞想從政事上立功是不可能的,論起心機和手段,能穩穩立足朝堂的,哪個不是人精,他自忖不是這些高智商古人的對手,也不愿整日勾心斗角,揣摩皇帝心思,過得那么累。
他的優勢在于遠超這個年代的知識和技術,但眼界和思想卻不是,那只怕會給自己招禍呢
科技樹也不是能瞬間點燃的,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薛淞也不是真正的技術專家,他即使雄心勃勃地想弄出蒸汽機,開啟工業革命的序章,那也辦不成啊
薛淞在腦海中使勁思索著,猛然間想起了一樣東西,這不需要太多的技術,而是靈感的產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珍妮紡織機,是英國一位工匠無意之中的發明,把原本水平放置的紡車錘變成了直立,排使用幾個豎立的紡錘,就可以同時紡很多根紗,效率翻番。剛剛制造出來時,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8倍,后來人們把紡錘增加到18、30,甚至100個
當然,珍妮紡織機有自己的缺陷紡出的紗比較細,容易斷,后來就被更好的水力紡織機取代,但它的價值卻是無法抹殺的。
最讓薛淞動心的是,珍妮紡織機制造并不難,只要他把這個制造創意和思路總結出來,也大致有了個輪廓,華夏的能工巧匠的智慧是不能小窺的,無非是多花些銀錢和精力罷了。
薛淞把這些也隱晦地向忠順親王提了一嘴,忠順親王立刻生出了興趣,去泰安帝前為薛家說項,先前那陳芥菜鹵、紅薯、金雞納都是薛淞找尋或探聽到的,他不會信口開河,既然說出了口,那無論是尋到土豆,還是可以改進紡紗機,都是可以期盼一下的,萬一成了呢,是吧
從忠順親王處得知,泰安帝透露出了對他隱晦的支持態度,薛淞心中就有了底。此時,家中人才告知了薛舒辰此事的來龍去脈。
薛舒辰又是后怕憤慨,又是心中羞澀,那日她與柳湘蓮是見過一面的。那清冷俊美,望著她時,眼中光芒閃爍,透著柔情和迷醉的少年郎,為了她而努力上進,愿意為了她而得罪天下最顯貴的人,把她看得比自己的前程要重,這樣的人,她怎么能不動心呢
“女兒愿意”薛舒辰低下頭,輕聲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