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想通了這個,身上一陣血熱涌動。
但很快她又想到,既然知道了緣故,又該怎么解決此事要讓北境的軍民在冬日人人吃上菜蔬這仿佛是不可能的。
俞星臣從外而來。
正小甘小連因為聽了楊儀分析病因,也正獻計獻策。
小連道“倘若是菜蔬的話,冬日雖然難以保存,但腌菜卻可以不如叫他們多腌制些鹽菜泡菜之類,到底也比沒有強姑娘,腌菜是管用的吧”
楊儀忖度“多半是有用的。”
小甘對小連道“你怎么忘了,腌菜雖好,他們也未必能吃的起,要腌制,自然需要鹽,鹽有多貴若說曬的菜干或者還成。”
俞星臣聽的稀奇,邁步入內,便問她緣故。
楊儀將推斷“血毒癥”起因的事情告訴了他,也知道他足智多謀,便道“據我看來,要解決這種病癥,最直接的法子莫過于讓軍民們別缺了菜蔬,可偏偏難弄。”
俞星臣這才明白她們商議“菜干,腌菜”是什么意思,尋思了會兒“既然是菜蔬之類,便是地里生的,那茶如何”
楊儀笑笑。
俞星臣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虛心求教“怎么了”
楊儀其實并無別的意思,反而覺著俞星臣想的很快,按照菜蔬來分類,茶也是地里長出來的“樹葉”制成的,應也有效。而且也易于保存。
但卻也有個跟“腌菜”一樣的缺點。
楊儀道“茶當然也是甚好的,但這里連龔知縣都只有一點舊茶,平民百姓又怎么喝得起呢。”
俞星臣啞然,他畢竟是貴公子出身,這些東西哪里看在眼里,故而沒想到這點。
楊儀卻又道“我倒是想到了一個。”
俞星臣問是什么。
楊儀道“菜蔬不易于保存,茶是干了的,自然容易。但還有另一種也是易于保存、而且價格不貴的。”
俞星臣不由好奇起來。
楊儀道“我想的是,神農本草經中曾有過大豆黃卷的記載,此物是由豆子生發而來,雖是種子而來,卻又是芽菜。”
俞星臣沉吟“大豆黃卷”
“是豆芽兒”小甘跟小連齊聲說道,眼睛發亮。
楊儀點點頭。本草經中記載過,以井水浸泡黑豆,生發來的芽菜對于膝蓋疼痛僵麻,風濕攣癥等頗有效用。
但楊儀并不知道這芽菜的具體生發法子。
但北境之大,想必自然有人知曉。
不料,“如果是這個的話,”俞星臣道“我記得山家清供,東京夢華錄以及歲時廣記重都有記載,此物又叫種生,或者豆菜,可以黑豆生發,也可以使綠豆,黃豆。”
楊儀沒想到他非但天文地理通宵,連這些微末之事也知道,不由驚訝看過來。
俞星臣望著她愕然的眼神,以為她不信,便解釋道“我只是偶然閑看,覺著有趣才記住了,卻并未試驗過。”
楊儀不信他全知道,便問“那該如何做”
俞星臣道“林洪的山家清供記載了黑豆的生發方法,易牙遺意中有綠豆的生發之法并不難。”
楊儀揚眉。
正龔知縣來到,忙叫他入內。
俞星臣便說了豆芽的生發之法,龔知縣不敢怠慢,立刻尋來紙筆記錄。
把豆子挑出壞的,用冷水浸泡一兩天,漲發之后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