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走到市場,不是賣菜的,就是賣雞鴨魚蛋的,說是攤子,可貨品直接擺地上,而且連個遮陽棚都沒有。
還有條類似勞務市場的街,一群人或站或坐或蹲在地上,等著被挑選,等著活來。
“大哥,一般都有什么活”林二少跑到一個面容和善的老大哥跟前,學著許多人的樣子蹲下。
“也是剛回城吧。”面容和善的老大哥了然道,“以前等活的沒這么多人,最近這一個月得多出來一半,都是返城的知青,活越來越難等了,你要有別的門路就別來這兒。”
但凡有點門路的人,別說臨時工了,就是替臨時工干活,也比在這兒蹲的強。
“我也不是怕你搶活,這里這么多人呢,多你一個也不多,實在是掙不了多少,人多活少,有時候一天下來也等不到一個,等到了也掙不了多少,為了有活干,好多人主動往下降價。”
但在這兒蹲著好歹能掙點,比在家閑著難受強。
林二少點頭,看街上的樣子,確實是人多活少。
“京市這么多工廠,就沒有招工的嗎”
“呵。”老大哥只當對方是在開玩笑了,“哪兒有招工的,一個蘿卜一個坑,要么接班,要么就得有學歷,不然誰招你。”
林二少蹲在地上陪著老大哥聊了一會兒,這期間總共來了三個活兒,一個搬運木材,一個蓋房子,還有一個刷墻的活兒,都是他干不了的。
得,接著蹲下去也沒意義了。
林二少去了最近的公園,坐在公園的長條椅上,盤算了一遍自己會的技能。
開車公家廠子的工位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有私人小廠,他可以給老板開車,但目前好像只有特區允許私人辦廠。
拍照,且只限于拍人他的拍照技術是拍老婆練出來的。
打羽毛球夠不上專業級別,在普通人里還算打的不錯。
打網游好吧這玩意兒還沒出來。
英語當翻譯不夠,但日常交流還是沒問題的。
畫畫他小時候學過幾年的素描。
毛筆字小時候他爸逼著練的,從小學一直都練到初中,能拿出來糊弄不懂行的。
小提琴小時候他媽逼著練的,沒考過級,但還會拉幾首曲子,老婆生日和結婚紀念日必備的那幾首曲目。
一個曾經混吃等死的富三代,林二少能拿得出手的技能也就這么多了,但想用這些技能在如今換錢并不容易。
不過,他們一家三口并非簡單的穿書,而是回到了過去,回到了一段已知的歷史中。
八零年代,正是內地首批富商開始崛起的年代,也是開放的最初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