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才是郭外為郊,郊外為甸的劃分。
船行到此,正經洛水浮橋而過,畢嵐因見喬琰朝北張望,干脆令船暫且停下,也給她解惑。
“洛陽的南郭正以洛水為界,若有守備的必要,便在洛水浮橋之上布防,”畢嵐說到這里與橋上的守軍做了個示意,而后才繼續說道,“浮橋以南便是洛陽南郊,祭赤帝之祭壇正在此地。而浮橋以北”
喬琰順著畢嵐指向的方向,正見河北岸有一格外醒目的方形高臺,又聽畢嵐說道“那便是靈臺,也是太史令觀星記錄之所在。”
先前在河上行舟的時候畢嵐就已經同她說起,此番除了他們這些個在冀州平亂的人得到封賞之外,當今天子還做出了一個尤其特殊的舉動。
他將司徒袁隗的夫人,出自扶風馬氏的馬倫給安置到了太史令的位置。
那么這靈臺就該當算是她的辦公場所了。
對這個與歷史發展有別的變化,喬琰并未覺得這是事情超出了她的掌控,需要對此感到慌亂。
恰恰相反,若不能因為在黃巾之亂中的干涉而制造出些變化來,她才要當真覺得自己太沒存在感了些。
而馬夫人成了太史令,也無疑是喬琰聽之便覺喜聞樂見的事情。
畢嵐又道“那靈臺的對面就是明堂與辟雍。”
“此為祭祀之所,父親曾經與我提起過。”喬琰回道。
“不錯,正是祭祀、封禪與巡查之所。”畢嵐道,“那辟雍之后,就是太學所在了。”
劉宏建立的鴻都門學再如何因為當今天子的支持而顯得聲威顯赫,也顯然不可能褫奪太學的地位,這便是天下學子最向往的地方。
那么這宮城以南的南郭,在洛陽城的地位就不必多說了。
在這片東西寬六里、南北長四里的南郭區域內,分布著祭祀、觀星、就學之所,就連此地的南市也被稱為調音、樂律二里,更有“里內之人,絲竹謳歌”的說法,這毫無疑問是洛陽的文化集散所在。
只在貼鄰洛水之畔的位置,零散布置著些許民居。
但這些民居并不安全,一旦洛河漲水,它們就有可能面臨被淹沒破壞的危險。
東郭呢
以陽渠作為東側郭郊分界的東郭,除卻宣平門作為連通百官朝會殿的存在而給官員走動,連帶著東側還有一片屏障保護地帶,剩余的東郭區域便是民居居所之處了。
東市之中有“通商、達貨”二里之名,外來商賈也大多客居在此地,一直連通上東門之外的馬市,以及北郭邙山腳下那名為上商里之處。
自然,越靠近宮城的“里”中居民身份越高。
但喬玄并不住在此地。
他住在西郭。
以畢嵐所言,出廣陽門外有洛陽大市,自張方溝以東,南臨洛水,北抵邙山范圍內,東西寬二里,南北縱深十五里的區域,皆是皇室宗親居住之處,民間還給了個別號叫做王子坊。
而王子坊再往西的一條,便是高官顯貴的居所了。
喬玄雖為官兩袖清風,卻到底是為大漢立下過大功的老臣,數年前辭官休養之時,就被劉宏以東市吵鬧,不利于養病為由,著人在西郭給喬玄找了個居所。
只不過這居所之中的布置顯然超出了劉宏的預期便是了,也多少和這周遭的富貴鄉顯得格格不入。
要知道洛陽的市隨郭而生,東郭連馬市,這西郭連通著的卻是城內的金市,等閑黔首連去的機會都沒有。
畢嵐在說到此處的時候,話中并不讓喬琰意外的透露出了幾分自得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