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喬琰面前的正是張牛角和張楊二人。
算起來張楊曾經瞎編亂造過自己這個張字是張牛角的賜姓,這兩人還真有那么點臭味相投的意思。
當然喬琰對兩人的安排方向大不相同。
張牛角的眼界有限,充其量也就是統率個千人,他更大的本事也絕不是在領軍作戰上,而是在跟與他情況相似的歸化山賊的交心上。
有張牛角作為一個居中溝通的橋梁,喬琰能有效地將自己試圖給這些人傳達的樂平發展理念給潛移默化地落實到位。
相比之下她對張楊的期待則要更高些。
畢竟以張楊的勇武,她還指望這位給她當個前鋒的。
但一個前鋒將軍也得有足夠的歷練和學習。
歷練好說。
崔烈這位并州刺史頗好相處,張遼為武猛從事,如今的雁門太守又是郭缊這個熟人,喬琰想要將人給安排去邊關定期參與戰事進修不難。
而學習
總歸就是她現在所看到的樣子,這兩個家伙,現在都就學于樂平在這兩年里成體系建立起來的樂平學院里。
然后在此刻面面相覷著站在她的面前。
喬琰從郭嘉的手中將張牛角的卷子給拿了過來,看了看上面的標準記字記半邊,不由覺得頭大。
忽聽郭嘉問道“喬侯這是在效仿褒尊侯的有教無類”1
“并非如此,”喬琰搖頭回道,“樂平諸事待興,人員混雜,一來需得讓人通曉道理,以免再有匪寇之思,加之這兩年間我遵照天子之意閉門就學,想想若是讓這些個縣中官吏與所聚之屯中頭目識字明理,也不需有后發之懲戒,故而有此安排。”
“二來,樂平不過小地而已,可享戶籍待遇之人有限,不若以考校方式擢拔。”
當然,喬琰并不會在此時和郭嘉說的是,這種考校所考的絕不是張牛角此時交上來的這份答卷。
這其中還包括了農學,工學和醫學的三項專科,過其中一類便可通過,并不必強求人人都得成個學究。
想了想今日學院中的大半人不在縣城中,而在那山上的坊部之內,喬琰笑道“汝潁多奇士,潁川尤甚,奉孝若是不嫌我這樂平學院,不若前去一觀。”
郭嘉本就想多了解些樂平的情況,又哪里會拒絕這個提議。
他順著喬琰所指的方向看去,眼見并不算太遠的地方,有一處的房子明顯要比周遭稍高些,裸露出的部分與他先前所見山上房屋院墻的材質有些相似,不由更打起了幾分往之一觀的心思。
行到了近處他越發確定,這絕不是他所以為的任何一種已有建造材料。
這看似有些像是尋常土墻,固結后又刷上了一層裝飾的漆料,但他落在后方漫不經心地扣了扣這墻壁,便意識到此物的堅固程度遠非土墻可比。
只不過喬琰明擺著是將這學院裝飾成了低調不起眼的樣子,也顯然不會告知他此物為何。
郭嘉心中擺滿了問題,也只能讓自己的目光轉向這樸實異常的學院外側唯一堪稱風雅之物
門口的題字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