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你將會在美術課上學到繪畫、雕塑、書法等內容,但絕不應該有制作蠟像。
這三條全是有關實驗樓科任課的規則,按照以往閱讀規則的規律,第二條和第三條規則看起來都是錯誤的。
但很快蘇容就從第三條規則里看到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東西,那就是這條規則的用詞不是“會”,而是“應該”。
一般來說這種規則應該是這樣的格式“但絕不會出現什么什么樣的危險”。而這條規則說的卻是絕不應該有制作蠟像。
“應該”比“會”少了強制性,多了合理性。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因為詭異的存在,所以有出現的可能。
按照這個邏輯來判斷,第三條規則恐怕并不是錯的。美術課的確不應該出現制作蠟像的活動,但是要是出現了也屬于是可能情況。
不過它沒有給出解決方法,只說了美術課不應該出現制作蠟像活動,但沒說出現了該怎么辦。規則怪談經常搞這種有頭沒尾的規則,蘇容早已經習慣了。
別看她有外掛污染提示器,但就算知道了哪些規則是錯誤的,也經常性沒有應對之法。最后還是得靠自己破關。
和第三條規則不同,第二條規則就沒有這么多彎彎繞繞了。看上去是錯誤的,但也不一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音樂課上聽到自己聽過的音樂,那一定是一種很危險的情況。
到時候最好用一些什么方法離開教室,又或者是堵住耳朵,反正看規則盡量不要聽那首音樂就對了。
另外蘇容之前在洗臉的時候和15號說的,一節課是以“老師好”和“老師再見”作為開頭結尾這件事情也被規則驗證了。
很有意思的一點在于,所有班級竟然都在下午發現了新的規則。難道大家都疏忽大意,沒有把教室搜刮干凈
又或者,規則紙條并不是一次性出來的,而是隨機被刷新在教室里的
這一點不難印證,等她們今天打掃完教室,確保沒有遺漏之后。明天上課的時候看看教室里有沒有新的規則紙條就知道了。
終于,最后一節課下課,今天的課程全部結束。不過還需要上晚自習,但那也是晚上的事情了。
10號第一個起身,走到蘇容旁邊“那我們就先走了”
她們倆還要做值日,但是其他人可不用,自然不需要等著她們。蘇容點點頭“行,晚上見。”
說完她起身走向衛生委員“請問做值日一般教導主任什么時候會來檢查啊如果在他來檢查之前我們就走了可以嗎”
“不可以,必須等教導主任檢查完才能走。”衛生委員嚴肅起來,臉上的肉也耷拉下來,“他一般會在六點半左右來,你們做值日的時間最好快一點。”
見狀,蘇容試探性的問道“衛生委員,有沒有一種可能你留下來監督我們做值日我已經很久沒做了,手生,怕給班級丟臉。”
說著她甚至直接從兜里怪談幣“我愿意支付你一定的報酬,不需要你動手,只需要你指揮我們該怎么做就行了。就這一次,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