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下面能放固定的爐子,外邊包著一層罩子,上面是一層金屬板子,再上面放著吃食,就能一直溫著了。
柜子還是密封不怎么透氣,熱氣能凝聚起來,完全就是個保溫柜了。
如果不是李德全打開柜子,萬琉哈氏還真沒發現這個隱秘的機關。
她吃掉一塊點心,喝著李德全遞來的溫熱茶水,感覺他們在馬車上,跟在宮里就沒什么區別,簡直應有盡有。
還以為馬車要直接回宮,哪知道回到京城就徑直去了一座大院子。
萬琉哈氏被扶著下車后面露茫然,這是哪里啊
康熙牽著她往里走,進了暖和的前廳,她發現這里也燒了地龍,暖了一會就把披風脫掉。
他拉著人一起坐下,這才解釋道“傳教士偶爾送東西進宮之前需要有人檢查,檢查完總不能直接送進宮,又不好送回去,朕索性讓人收拾了這么一個院子。”
萬琉哈氏是聽明白了,這么個大院子就是專門放西洋人送進來的東西。
基本上就不住人,算是個倉庫。
在京城這么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康熙竟然買了個大院子就為了放東西,也是夠壕的。
不過這院子的位置不錯,離著城門不遠,西洋人要進獻什么先放進來檢查,然后安置幾天,看沒什么問題才送進宮就要安全得多。
于是她想到了一個可能,果然康熙就笑著道“最近西洋人送來不少好東西,安置了一段時間,如今恰好在這邊用膳,然后你親自看看,有什么喜歡的就帶進宮里去。”
這樣一個當做倉庫的院子,給康熙作為落腳的地方實在掉價了。
萬琉哈氏還奇怪他怎么讓馬車停留在這里,原來是西洋人送來的東西都放在這里,送進宮之前讓她先過目一番。
另外也是在外頭酒樓用飯,康熙感覺不太安全,索性這院子是自家的,周圍一圈都是侍衛,也能放心。
兩人坐下沒多久,膳食就送來了。
她嘗了一口就知道,這是御膳房的手藝。
看來康熙出宮,哪怕是隨便找個的地方落腳吃飯,這吃的自然還是御廚的手藝。
御廚估計早早就出宮來,在這院子的小廚房收拾了,然后送來新鮮吃食,做好飯菜等著兩人過來。
她只能說,康熙這安排實在太周到了。真回到宮里才用飯,自己肯定要餓過頭的。
用過飯,萬琉哈氏捧著李德全泡的熱茶,就見他支使幾個太監把東西抬上來給他們過目。
兩個高大的太監吭哧吭哧抬著一座半人高的座鐘進來,雖然金燦燦的,但是她一眼就看出是銅鍍金。
座鐘做的是花盆的形狀,花盆的中間還有一副西洋畫,花盆里面則是有一座鐘,仿佛從盆里長出來的。
這個設計還挺新穎的,難怪會送上來。
就是花盆里長出鐘表這種設計,他們是認真的嗎
很快太監抬進來另外一座鐘表,這要小一點,卻也不算特別小,不可能直接放在桌上。
座鐘左邊是一個女天使,為何萬琉哈氏能看出來,自然因為這姑娘帶著一對翅膀。
座鐘最上邊還站著一個光溜溜的小孩,后背也是一對小翅膀,手里拿著一個小花圈,似乎是要給女天使帶上。
還帶情景互動的座鐘,她感覺還挺新奇,也就多看了一眼,康熙就注意到了“喜歡這個座鐘嗎回頭讓人送重華宮去”
說完,他皺眉有點嫌棄道“朕瞧著這座鐘是鎏金做的,西洋人實在不怎么講究。”
鐘表內里做得精細,外邊卻要隨便得多了。
不是銅鍍金就是鎏金,反正就沒什么真金白銀的東西,叫他感覺實在有點窮酸。
萬琉哈氏想了想在博物館看見的西洋鐘表,西洋人確實喜歡金燦燦,卻不愛用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