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帝自然不會在乎一個小小的親王側妃,但他也萬萬料不到大皇子司琛玉會跑來求情,
“求父皇不要治罪姨母。”
他從未見過生母一眼,好不容易才見到姨母這個親人,司琛玉打心底更愿意親近。況且姨母又有什么錯,不過是說出了別人不敢說的話而已。
當著父皇的面,司琛玉不敢表露出心中的怨恨,但也不忍姨母就此喪命。
泰平帝深深皺起眉頭,有些不悅道“你是糊涂了么,此婦人污蔑先皇后,挑唆皇子,怎能輕饒。”
司琛玉鼓起勇氣道“那畢竟是兒臣的至親,還請父皇網開一面,饒姨母一條性命吧。”
見父皇神色依舊是冷冷的,他又咬牙道“兒臣愿意代姨母受罰。”
見大皇子苦苦哀求,泰平帝也不禁陷入了兩難境地,畢竟是唯一的皇子,又怎么舍得罰呢。
可若是輕輕放過彭城王側妃,且不說外朝議論,就是讓長女和靖國公府知道了,必然會不滿的。
屆時他駕崩了,襄玉還能盡心輔佐幼弟么。
但大皇子這般親近彭城王側妃關系,又是骨肉至親,若是就這么處死,未免太絕情了,只怕叫大皇子傷心不已。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泰平帝這下也是無奈頭疼了。
而這也是蕭函想看到的局面,事實上大皇子司琛玉會這么快得到皇帝的旨意,趕去阻攔,也是她暗中派人透露的風聲。
一個彭城王側妃是死是活不重要,重要的是各方的反應。不止是大皇子司琛玉,還有泰平帝。但凡其中有一個能狠得下心來,做出最合適的抉擇,都能平息此事。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原主這位嫡長公主主動出面求情,可是她會嗎
蕭函早兩日便出宮回了公主府,
她又不是原身,對這位便宜父皇也沒有感情,又怎么會上趕著為對方排憂解難。也不需要此時樹立一個所謂善良大度,仁慈美好的形象。
所以哪怕宮里一再派人傳召,蕭函也稱病不去,派來的人也擋了回去,態度明明白白。
能有這般底氣,說到底她并不是沒有任何倚仗只有皇帝寵愛的普通公主,至少有老靖國公這個外祖父在。
靖國公是不打仗了,但對于大齊軍隊的影響,依舊是在的。
此事最終結果也不出蕭函的意料之外,
泰平帝對大皇子心軟了,收回了原本賜死彭城王側妃的成命,只是將其貶為侍妾,另外斥責彭城王治家無方,降爵一等。似乎是想將此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但事情有這么容易么結束么。
此事很快鬧得沸沸揚揚,傳得前朝與后宮都人盡皆知。
不久便有御史上奏,直接彈劾大皇子不孝,縱容并庇護污蔑先皇后的罪人,要知道皇后乃是大皇子嫡母,還有撫養之恩,此等行為實屬大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