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教趙瑚兒,在趙寰眼皮子底下發生,轉頭周男兒就前來一五一十稟報了。
怪不得王貴妃能敗在其手上,最后只得貴妃,而她成為了皇后。
趙寰笑了下,道“我知道了。”
周男兒正要退下,趙寰叫住了她,道“勞煩你去叫徐梨兒來下。”
鄭氏是聰明人,她是在做給趙寰看,也是借此表達態度。與聰明人打交道,有好有壞。好處在于省事,壞處在于費神。萬事都有兩面性,聰明人走歪了路,比糊涂蛋更難對付。
當今趙寰的主要問題,不在于鄭氏與趙瑚兒,而是在于趙佶的一群兒子們。
趙佶生了一大堆兒女,女兒多,兒子們也多。兒子們除了早夭與僥幸逃脫的趙構,此次一并從五國城帶回,在十五歲以上的王爺國公們,共計有十二人。
在路上時,趙寰已經與他們謀過面。所有人看上去都好似蓬松的白面炊餅,放置久了,表皮發干。蒼白虛胖,遲鈍呆滯面目模糊。
趙寰當時看到他們,大受震撼。并非同情,而是疑惑。
這群趙氏兒郎,自小學習經史子集,君子六藝,接受天底下最有名大儒名家的教導。
獨獨沒學到的是,氣節與傲骨。
也有不堪受辱自殺身亡,比如瀛國公趙越。
但幾十個大男人,竟然沒有一人反抗
沒有一人
徐梨兒很快就到了,趙寰道“你去問問他們,可否愿意加入先鋒營,前去抗金殺敵。”
對于這群皇子們,一路上徐梨兒也看到了他們的言行舉止。沒有人服侍,連穿衣吃飯都一塌糊涂。
可見這幾年的囚禁生涯,他們也沒半點長進。不但沒長進,骨頭都關得更加酥軟了。
徐梨兒想了下,馬上道“二十一娘放心,我會好生問的。”
趙寰頷首,說了聲有勞,道“去吧,我相信你。”
徐梨兒是宮女,在她的面前,皇子們的本性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畢竟趙寰有殺氣,他們連眼神都不敢與她相對。
一切都要講究自愿,他們應當會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