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家里所有的下人,都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子。傅玉衡吩咐的事,杏兒自然不敢怠慢。
再說了,這事太太也是支持的,杏兒做起來就更有底氣了。
傅江噎了一下,氣的把煙袋鍋給摔了。
但朱氏的心情卻好得很,依舊笑瞇瞇地說“你那二兩銀子一兩的煙葉子,難不成是你那些骨肉至親買的
哼,他們若是有了銀子,只會買了刀子來扎你。”
這是大實話,傅江徹底泄氣,終于給朱氏說了實話,“這不是從前他們都看不起咱們,如今咱們家發達了,我就喜歡看他們在我面前點頭哈腰的樣子。”
若說傅江真和那些人有什么深厚的感情,那才是清明節說瞎話糊弄鬼呢。
他的心態,就類似于幾千年前的項羽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從前被人踩在底層的人,一朝暴富,若不回去炫耀炫耀,總是覺得缺了點滋味兒。
了解了他的心態,朱氏才放下了這樁心事,下床穿了鞋,先替他撿起煙袋鍋,又把他拉回床上坐好。
“你有這想法也是尋常,只是咱們如今,得先顧及兒子的想法。
咱們倆都是老骨頭了,這個家日后還是得兒子做主。
若不然,老二老三仗著長輩的身份讓玉衡替他們辦事,玉衡是聽還是不聽呢”
原本傅江還不服老不認輸,但聽了后面這話,他不禁深思了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誰的兒子誰心疼。
若是他自己,當然不愿意被兒子壓一頭。
可若是讓自己這么出息的兒子,被倆弟弟仗著輩分指使,他更不樂意。
好半天,傅江總算憋出一句,“你說得對,兒子大了,該當家了。”
這句話說出之后,仿佛跨著過了一道坎兒,傅江只覺得渾身輕松。
“再有半個月,公主不是就要嫁過來了嗎
到時候就當著公主的面,把一家之主的位置交給玉衡。”
想來老二老三心里縱然有想法,在公主面前,他們也不敢放肆。
朱氏心頭一松,真心實意地笑了起來,“你能想通就好。咱們這輩子就這一個兒子,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他嗎”
傅江點了點頭,“不錯,只要兒子好,咱們老兩口就別管那么多了。”
聽了妻子的勸慰,傅江心里最后一點疙瘩也煙消云散了。
但最高興的,還是朱氏。
果然,丈夫不一定靠得住,但兒子卻肯定能靠住。
女人這一輩子,前半截都是靠熬的。
一直熬到兒子長大、立住、出息了,好日子才真正來了。
此事說起來雖然悲哀,但對于那個時代的女人來說,卻是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