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鐘宜最恨小吏,他可是在小吏身上吃了大虧了。“女人膽子更小”這種印象他還是有的,那會不會再受人控制,有私心辦壞事
但是鐘宜也被一個“男女大妨”給卡住了,他說“女子犯法本來就少有案里,或募胥吏妻女暫管。”鄭熹也是有充足的理由來應對的“大理寺在皇城之內。”皇城跟宮城就隔一道墻,臨時找個亂人進出,那是不好的
皇城、宮城的進出都有規定,臨時募人進出,人是不是可靠也不一定,懂不懂規則也不一定。如果遇上欽定大案,夾帶消息進來,怎么算
幾位大人物議了一天,竟也沒議出個結果來。還真如施相所言,比較的麻煩。
他們各自又還都有大事,于是約定隔日下午再議。
鄭熹隔日上午把祝纓叫過去又數落了一頓“再議不下來,你就去與他們打嘴仗去”
祝纓道“好。您給劃個道兒下來,我把他們打成什么樣不算冒犯”
鄭熹被氣笑了“你還想打他們”
“嘴仗嘛”
“就你讀的那點子書他們罵你你都聽不出來”
“聽不出來就當他們夸我了。可我罵他們,一定讓他們能聽得懂。”
鄭熹哈哈大笑,笑完了更生氣了“再這么胡說這個事兒你就別想了我就丟這一回臉,叫這事辦不成,也不放你出去得罪人啦。”
祝纓道“想辦事兒,哪有不磕磕碰碰的我出去跟販子砍個價,都跟砍了他們的頭似的。”
“嗯”
祝纓笑道“大人,您瞧這個事兒吧,要說叫女人做官,是不是老頭子們都得跳起來可我要加個獄丞,您看有一口回絕的嗎少吧即使有,說一說道理,他也得猶豫。您看我挑的這個事兒,我是沒眼色的人嗎”
鄭熹哼了一聲“你就在我這兒胡纏吧滾”
祝纓滾了。
這一天下午,鄭熹又去“議”,還是沒議出個定文來。他于是向陳相建議“既然是祝纓提的,叫她來解答,說得清楚就定下,說不清楚就回奏陛下,如何”
陳相同意了,施相也說“也好,叫他來,把事情都說明白,為這一件事耽誤的時辰還不夠多嗎”
也是看鄭熹的面子,丞相、尚書等最后一次為這件事聚到了一起,再把祝纓叫過來。
祝纓第一次正式到政事堂,政事堂比大理寺要氣派一些,臺階都多了幾級,她跟在鄭熹身后,身體有點緊繃。鄭熹回頭道“你還知道怕”
“我這是運氣呢。”
鄭熹笑著搖頭,眼見祝纓放松了下來,心道那趟差,出得挺劃算
鄭熹先進去,祝纓在外面等著,等里面寒暄了一陣兒,陳相說“那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