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道“遇到了搭把手,沒遇到也不招惹,好嗎”
祝纓道“好”
花姐不愿意備考,祝纓也就不再強求,她也正有事情要做女卒們來報到了。
祝纓自己定的規矩,大理寺諸官吏不得單獨與女卒們接觸。她自己也必須做個表率,事到臨頭只好再拉上一個鮑評事、一個胡璉,三個一同辦事。先把她們帶到了跟京兆府借的房子里,裁縫叫上,裁衣服。然后是講解皇城的規則,讓她們都背下來。
再是禮儀。
禮儀果然是最麻煩的,因為她們是女人,而祝纓等人知道的都是男子的禮儀,并且皇城當差的,從來沒有婦人。宮城里的宮女,那不算皇城的人。
胡璉道“這可怎么辦”
祝纓道“什么怎么辦照咱們的來什么男女之禮咱們講內外之禮她們出來做事,就是在外,同咱們一樣了。”
胡璉道“那這個好辦反正獄卒也見不著什么大人物,等閑不會有人挑理”
獄卒需要學的禮儀也很簡單,走路、從哪里走,要怎么避讓什么樣的人只要是個官她們都避讓。大禮是什么樣的,萬一有機會晉見又是什么樣的,都不多。因為需要她們出現的場合也不多。
沒兩天就學好了,她們的牌子也下來了,衣服也裁好了。
在正式進入皇城之前,祝纓給她們講了她們之后的待遇
有衣料,當然,先發一身秋季的衣服,然后是可以領今年最后三個月的俸祿。俸祿分糧和錢兩樣,不多,但是與男卒等同。到了冬季還有衣料發下來,她們必須裁新冬衣,這關系到大理寺的體面。大理寺再有些額外的補貼,各大年節都有一些,馬上十月入冬,就是領一補新增的炭補。
再有,大理寺里固定有一頓午飯,伙食很好。如果有值夜,則一天一夜三頓飯都有了。
最后,祝纓說“還有一些零星的,進了大理寺就都知道了。”
除了吳氏這樣家里在大理寺當差的“世家”,其他人都很振奮
付小娘子算了算只在庵里賃一間房娘兒倆住,一年也就兩貫錢還能有余錢祿米夠娘倆吃還有剩呢可以帶小郎出門吃些肉補身子了還能換副貴些的藥還有布小郎兩年沒裁新衣了,可憐他才三歲。
又一想,不對,還有柴炭,冬天可以暖和了。還有旁的補貼,連米和錢都能省更多。一時之間,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另一位車小娘子則是公開的笑出聲來與她的朋友甘小娘子抱在一起“這下可好了”
甘小娘子也說“這下我可以放心你了”
又有一個好像時刻在準備竄出去的周小娘子,她是第三個未婚的小娘子,也是有著明確名字的人,叫周娓,她一臉的躍躍欲試。
另還有跑步第一的婦人徐大娘,與付小娘子的神情也差不多。此外又有一個寡婦趙五娘,最后一個是屠戶的娘子霍二娘。
人人都高興,她們中的大部分人對大理寺的待遇并不知道得很明白,照著她們知道的京兆諸府縣的待遇預期的,之前聽到大理寺的規矩,也是硬著頭皮撐著的。她們各有各的難處,必須得抓住這一次的機會。難一點就難一點,總比沒希望強。
聽到大理寺的待遇之后,真是意外之喜。
胡璉與鮑評事兩個人見她們這樣高興,也對大理寺生出許多的自豪感。胡璉清清嗓子,道“既然如此,就都回去吧明日不可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