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飽的。”有孩子說。
祝纓看他們穿得雖然破舊,倒也干凈,鋪上是干凈的草席子和幾幅被單。問道:“衣服、被子”
翠香忙說:“都帶他們漿洗過、換過了。”
“是我疏忽了,只說弄個住的地方,忘了給衣服了。等會兒開了庫,再取些布來,一人做一身吧。”
祝纓囑咐完,又去灶間看一看,很簡單的兩眼灶、兩口大鍋,都是用來燒水的。他們的飯是從外面做好了拿過來的。小江跟了進來,低聲道:“雖是窮苦孩子,也有幾個毛病不小,大戶人家的奴婢,性子也是千差萬別。有老是挨打的,也有幫兇胚子。有半夜進來偷吃的,也有想偷米出去的。”
“為什么偷米出去”
“攢私房的攢慣了,”小江說,“唉,又能攢多少呢”
祝纓道:“這樣啊”
孤兒的去向一直是個問題,許多地方的辦法就是,長大了學點兒手藝。完事兒該干什么干什么去,養到十六歲就不讓住。也有的地方十四歲就把男孩女孩兒挑幾個人家去當仆人或者學徒,名義上都是有雇傭的契書。實則大部分人一輩子也就如此了。運氣好的像杜大姐那樣,碰到祝纓。本領強、天資高的,或許可以有其他的機緣。
小江沒有催促她,只說:“都不急,還都小呢。”
祝纓道:“嗯。”
然后就讓項安把那個方臉的男孩給叫了過來。
方臉男孩兒的長相上稍有點不同于本地人的樣子,他有些局促雙肩收著,見了祝纓也先跪。
祝纓道:“別怕,你阿爸阿媽是不在了,還是在山上”
方臉男孩兒一臉的驚恐:“你你你”
一旁項安等人也很驚詫,奇霞話項安兄妹都能聽懂一些簡單的,利基話就是“我知道你說的好像是利基話,但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么”。
“獠奴”小江說。
祝纓道:“倒也不算意外。”
福祿縣都能搜出“獠奴”來跟阿蘇家換人了,思城縣當也不至于例外。黃十二郎家大業大,底下多少陰影異族語言不通的奴隸又比“同類”更方便當成奴隸管理。祝纓給所有的奴婢都有了安排,有家人而被強搶的還家,全家都在的就分地。也沒有特別的區別。在孤兒這里,就顯出來了。
祝纓又耐心地跟方臉男孩兒說:“你還有家人嗎想回去嗎我可以放你走。”
方臉男孩兒有點茫然,道:“沒、沒,我、我問問錘子。”
“錘子剛才跟你說話的那個小個兒”
“嗯,他聰明的。”
方臉男孩兒漸漸卸下心防,從在黃家干活挨打,到這里有吃有住還能好好睡覺,總是能讓孩子少些戒備的。他懂一些山下的方言,只是說得不好。經過交談得知,他和那個小個兒的孩子,連同他的父母,都是被山上的利基人販賣下山的。
瑛族那兒,阿蘇家和索寧家都是同族,也是互相抓著青壯年放血祭天。利基族這里當然也不例外,他們不同家族寨子之間就互相殺老人,拿老頭腦袋祭天。與異族的區別只在于,同族砍頭,異族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