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口音很極的人說:“哼你有什么要事我的事才要緊呢”
北方口音說:“我們大人可是從三品”
“哈誰家大人不是呢”
祝纓想:我家不是,我才從五。
項安端了茶過來遞給她,祝纓接了,喝著茶繼續聽,一邊琢磨著二人的口音,腦子里模仿著北方的那個口音,又在想這二人是什么樣的人。年紀多大,高矮胖瘦、有無疾病之類。
北方口音說:“大家都是從三品,難道你有什么軍國大事不成我這可是往京中報祥瑞的”
“笑話誰不是報祥瑞的呢”
“你祥瑞呢”
“你的呢”
“你拿來我看”
“你先拿”
祝纓被嗆到了,合著這沖喜還帶大把抓的買十送一是怎么的
祝纓又聽了一陣兒,有一個出京的刺史住過來,將二人都訓了一頓趕出院子自己住,此事才告一段落。
一個驛站遇了兩個祥瑞,祝纓只覺得有些好笑。
又走一天,隨從們都有些疲倦的時候,京城到了。
祝纓家在京城,就讓曹昌、侯五跟家里人去家里先安置,在附近一處客棧包了個小院,將衙役們往里一放,讓他們先休息不要外出,因為衙役們的官話實在稱不上好,估計在京城交流比較困難。自己帶著項樂先去報到、交差使,等皇帝召見。
她估計早不了,得先見政事堂。本事以為自己這個“喜事”排隊能靠前,一個驛站就遇到倆送“祥瑞”的,估摸著自己可能占不了先。
又對張仙姑道:“小江那兒也不好住,娘先給她們倆在咱家安排個屋子。項安姑娘家,不好與他們在客棧里擠,跟花姐安排一下吧。”
張仙姑道:“你忙你的。”
祝纓帶著項樂先跟著年輕的使者去皇城,使者有門籍先進去復命,祝纓想進去還得再臨時辦一個。怎么辦、怎么給,得聽里面使者復命完事兒之后上頭給的答復。
祝纓也不著急,如果今天就喊她進去面圣,那是太順利了。再等幾天也無所謂,就瞧這門里進出的人的精氣神就知道,大家心情都不太好,可見皇帝心情也不好。那不如等皇帝看看祥瑞,心情好了再召她。
她從容地在皇城門口站著,留意看四周。她竟沒有看到溫岳,以前認識的熟人也只有一半了,祝纓心道:這是怎么回事呢邸報上沒寫呀
好在熟人還有幾個,她問了一下李校尉:“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我這走了才幾天,就瞧著好些生面孔了。怎么”
李校尉道:“哎,又調了唄又添了一個左武賁,一個右武賁,抽了些人、又打亂了。”
他說得比較簡略,反正就是“禁軍重組,又添新衙門”,沒辦完所以還沒登報。
祝纓道:“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