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人啊”李校尉眼中眼是羨慕的說,“這就著緋衣了”
認識的人也都來說恭喜,過一陣兒,里面傳出話來給她辦門籍,先去政事堂,至于面圣的事兒,沒說。
門籍辦得很快,祝纓對項樂道:“你在外面等我。”才跟著上次的熟人藍有志去政事堂。
藍有志微側著身子引她往里走,嘴上說著:“恭喜祝大人這一道坎兒邁過來,從此就是通天坦途啦”
祝纓道:“借您吉言,但愿順利。我看你清減不少,是太憂心國事么”
“害下官這樣哪有什么國事”藍有志說這一聲就不再言。
祝纓道:“身子要緊。有人才有活,人累垮了,也干不好活兒不是”
藍有志笑了笑:“也但愿接下來不用這么忙,宮里崩了兩位,什么太常、禮部又是光祿、戶部、工部都吵到政事堂來。我們也跟著轉著圈兒的忙,最忙還是相公們,又要向陛下解釋許多事。祝大人能在外面干些實事可是極好的。啊到了”
祝纓正正衣冠,等通報了叫她進去,才舉步再次邁進了政事堂。
里面只有王云鶴在,施鯤是奉命做兩宮的葬禮的,什么謚號、天下臣民戴幾天孝之類都是他在干,更麻煩的是營建山陵。干前面幾樣沒什么,干后面這事兒有時候算是隱晦的奪權。但這事兒施鯤不得不做,還得頻繁地親自跑到京郊幾十里外監督。因為皇太后跟王云鶴有些舊怨,皇帝選了另一個丞相給亡母營建陰宅,免得親娘死后還覺得膈應。
王云鶴的白發多了不少,人瘦了一些,看到祝纓他有點放松地往后一倚:“來了坐。”
祝纓謝了座,王云鶴打量著這個年輕人,那一年,丞相們空前的團結,往外派了不少青年才俊,其中也有踏實肯干的,也有死在途中的,也有不幸眼高手低沒干好他們予以申斥的。
能將地方治理得令人高興的人也有幾個,不但能干正事,還能整出點新意的真就無人能比得上眼前這個。更讓王云鶴喜歡的是,祝纓的身體是真不錯,年輕、體力好、也不見生病這可真是太寶貴了本事再高,沒兩天累死了,有什么用
祝纓問了王云鶴好,又說他“清減”了。
王云鶴道:“年輕真好啊”
“誒”
王云鶴道:“不與你說閑話啦,說正事。”
“是。”
“瑛族、阿蘇家,可靠么”
祝纓道:“現在是可靠的。幾十年前不是也很可靠么知府一令,數家土司云集。”
王云鶴道:“是我問錯了。現在你看可行唔,女子,她的父親沒有兒子嗎”
祝纓道:“有、好幾個,她的父親都看不上。我知道大人的意思,朝廷上也會有人因此有些異議。不過,如果不是這樣,為什么是阿蘇家第一個向朝廷表示歸順之意呢”
“用得著。”
“是。朝廷對他們,也不過羈縻而已。只要她能控制得住族人,下官也就滿意了。”
王云鶴問道:“這可不太像你會說的話。”
祝纓道:“形勢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