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接著王云鶴又問了一些宿麥的事,又問祝纓沿途之見聞。祝纓說自己走的水路,這回沒遇著什么案子,也不知道是巧了還是治安都變好了。沿途還未開始春耕,不過看著兩岸田地平整,種起來應該不錯。又說看過了沿河的土地,也不像是有水旱災害的樣子。
王云鶴都仔細地聽了,再與她、冼敬討論“交通與統治”的關系。這回不止石頭完全聽不懂,錘子陸續一個字、一個字地聽清一些字而弄不明白意思他的官話學得算很快了,也只是比較日常的對話。顧同等人只能偶爾聽懂一小段,卻都覺得這一段話令人茅塞頓開。
項樂是商人,對“道路”有更直觀的感悟。對一個地方而言,太閉塞了不好容易窮,交通太便利了也會亂,非常考驗執政者的能力。
三人說到了很晚,王云鶴意猶未盡:“明天咱們接著說。宵禁了吧”他很自然地寫了張條子給祝纓,祝纓手里捏著兩張夜禁的條子,一咧嘴,帶著人回了家。
家里人正等著她開飯。
祝纓道:“你們還沒吃么以后有這樣的事兒不用等我。”
張仙姑道:“我們又沒什么正事干,也不餓。洗手吃飯了,哎,杜大姐啊,你把那份飯給她們兩個送去吧。”
“誰啊”
小吳一面幫著擺飯一面說:“江娘子么出去一回,也不知道為什么生氣回來了。來就到了房里,也不說話。”
“哦。那就不叫她們了,飯送過去,杜大姐,你也回來吃。”
吃飯的時候祝大又問:“你又忙什么哩家里有帖子呢。”
祝纓道:“什么帖子”
小吳忙說:“各處官人、熟人的帖子,有金校尉、溫校尉、藺翰林”他報了一串的名字,金良、溫岳、藺振、邵書新、鄭奕、左丞等等,都是她送過帖子而回帖的。又有大理寺諸人的帖子來問好。再有京兆、萬年、長安衙里的熟人。諸如此類。
祝纓道:“一會兒看。”明天上朝有遇到的就面談,遇不到的就犯夜禁。
一會兒吃完了,祝纓先去書房看了一會兒帖子心里有了數,再安排了顧同、錘子讀書。背著手到了花姐房門外敲敲門,里面一聲:“誰呀”
祝纓道:“我。”
江舟登登地跑下來開了門:“大人。”
祝纓就著屋里的燈光往她臉上一看:“出什么事兒了”
“呃”
“九娘那里沒看好房子”
江舟磨了磨牙,道:“她把娘子好好的房子給、給糟蹋了”
小江也從樓上下來了,臉上冷冷的,對祝纓還很客氣,道:“大人,沒事兒,我理會得。叫大伙兒白擔心了。”
“說吧。”祝纓也沒進屋,就站在廊下。
小江道:“您明天還要上朝呢。”
“那就別廢話。她虧你租金了”
小江道:“我也不知從何說起,說起來倒顯矯情。錢一文沒少,還多了些。房子也還在,也沒壞。我跟她說話沒說對味兒。”她說著,嘴唇哆嗦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