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侄女也不好意思了起來,道“我見著嬸子也嚇了一跳都說您是個厲利落人物,還真是的您敢想敢干。我以后要是能跟您一樣就好了。”
兩人互相吹捧一回,孟氏趁機問一下番學的情況,上下學的時間門之類她都知道了,別的就得自己打聽。以她的生活經驗,凡事有一個規定,你就不能只看這個規定,要是以為看著幾條面上的東西就什么都懂了、萬事照著這個做,那就完了,離虧光本錢不遠了。朝廷還說不許收受賄賂呢
姚小娘子倒也不取笑她,對她也講了些學里的事“都是小丫頭,現在還看不出來呢,她們也還沒學著什么,都先學說話和寫字兒,一面背些藥方。您一準比她們強您會說話呀還會寫會算呢。”
孟氏道“哎喲,還要背東西我上了年紀學得慢,是得趕緊開始了。”
姚小娘子道“您別急,您今天先安頓了下來。您要有旁的事兒,再找我。”
“慢走啊。”
孟氏將這宿舍又看了一回,琢磨著自己也得添點兒東西。雖說告訴她學里會發些筆墨紙張之類,孟氏總覺得自己是個老人,不是“那樣的學生”不好意思多占多用人家的,以后要是有年輕的學生來,她再占著就不合適,得自己準備些。
本子得有吧紙筆得有吧藥袋得有一個對了,還得識字
她也零零碎碎認了些字,但是要上學,顯然是不夠的孟氏跑去問了姚小娘子,這些女孩子都怎么識字的,知道是通過識字歌。孟氏心道這個好辦去抄
孟氏將盤算打定,同姚小娘子講好,又拿了腰牌,出了番學就回家開始辦這個事兒。先回店里,將自己縫的一個老藍色的碎花書包拿出來,比了一下大小,覺得正合適。要找兒子時,得知今天張興來了,兩人出去了。
孟氏估摸著這是有生意,那不能耽誤這生意,便對兒媳婦說“他們回來了,你們兩口子管待張大官人吃飯。以后這家是你們的,你們就得撐起來。”
婆婆肯放權,兒媳婦也樂意,情愿用支持婆婆上學,換一個“太后還政”。連孟氏取了點錢要買紙筆之類,兒媳婦都說“活計還不忙,叫楊兒去買吧。”
孟氏道“我得自己去。”
她不但買了紙筆之類,又臨陣磨槍,花了二十錢,請人將識字歌給抄了下來,紙筆還算她的,算下來差不多五十個字就值一個錢了
孟氏買了一書包的東西,也不用丫環跟著,自己提著一路回家。兒媳婦正抱著小孫子在店里,她笑瞇瞇地摸摸孫子的小臉你小子快些長大,長大了好好讀書認字,以后給阿婆抄書就能省下這二十錢了。
抄完了識字歌,她估摸著這些字能頂點兒用了,心也安了下來,就等明天去上學試一試了。
晚間門,何達與張興又回到了鋪子里來,張興沒有忘自己是打著送貨兼看望一下老主顧孟氏的旗號來的,仍是堅持過來與孟氏見上一面。
這個厲害的掌家寡婦與一般人家女眷有所不同,她已闖出了名號,并無懼于“男女大妨”的指責。兩下見了面,孟氏讓兒子與張興吃飯,自己則是作陪,且說“以后家里的事兒我都交給他們啦,我也該歇一歇了。”
張興道“娘子令人佩服辛苦一世,也該享享清福了。”
“你年紀與我差不多,家資是我十倍百倍,令郎也能干,你想歇早就能歇啦。”
張興搖頭道“今時不同往日了,自打來了個卞刺史,日子越發的緊了。”
“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