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侯的臉色嚴肅了起來,對冷、葉二人道“不要爭了,添兵”
他給這二人的兵馬又加了一些,仍舊是祝纓要負責補給。
祝青君一直默默地聽著,覺得非常的奇怪,一次一點兒,不夠人打的。堆多少上去都是送菜不是如果是擔心補給,也沒見說補給困難不是
習慣使然,她還是安靜地站著,沒有問出聲,只等議完了事再請教祝纓。但是很快,鄭侯與小冷將軍就為她解惑了。
小冷將軍見對面胡兵征戰馬,己方也要增兵,便向鄭侯提出請求來“那我也要與他一樣數目的兵馬”
鄭侯提著馬鞭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罵道“你看看這里,你這里,給你三萬人,你鋪得開嗎三萬人擺開了是個什么樣子,你沒個數嗎就一萬到時候首尾不能相顧,你送菜呢”
小冷將軍是真沒數,平素誰個沒事兒指揮著萬人以上耍著玩兒啊
“那人也不能少啊”小冷將軍據理力爭,“那不如給我三百人,去對胡兵三千,也打他們一個首尾不能相顧。”
鄭侯指揮唐善推著他去追打小冷將軍,場面難得活潑了一陣兒。祝纓也上前勸住了鄭侯,問了些用兵的問題。鄭侯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為什么他們倒能把控得住局面呢”
他指著帳內的將校,挨個兒數落。
祝纓與祝青君看著地圖,對這運兵又多了一些了解。
待到方案定了,開始調集大軍,鄭侯才單留下祝纓說話。祝纓這才有機會問候一下鄭侯的身體。
鄭侯不以為意“死不了”
祝纓與他爭了幾句,勸他保重身體,鄭侯道“說正事。”
祝纓要做的是保證補給、征發百姓。鄭侯道“萬一敵軍勢大,你要協助征發本地百姓為兵。”
祝纓心頭微動“本地”
鄭侯點一點頭“看來你也想到了。這是不得已。”
“是。”
祝纓不得不擔負起了一些責任。
她又把祝青君派了出去,這一次,她給了祝青君三百人,除了一隊女兵,又配了些男兵。祝青君這次算是立功了,然而未得進封。
因為“軍功”不夠,她原本就不是兵士,也談不上論功行賞。即便她是個男兵,有這份功勞,也是先給她多一些的人帶著,攢夠了功勞,再表奏朝廷請功。
論軍功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先登、斬將、奪旗、首虜數等等,祝青君這個探聽消息,只是知道胡相與“太子”在不遠處準備進攻。
但是鄭侯也留意到了這個小姑娘,賞賜了祝青君一些錢帛。鄭侯雖然也認為祝青君算是有本事的,思之再三,還是沒有向祝纓提及要任用祝青君。
國家還有人,不至于讓個小姑娘沖到前線去探路。祝纓愛用女子,可以說是染了些獠人習氣。鄭侯卻是個老派人,不想這么支使女人。
祝青君身上沒有個官職,但祝纓卻給了她一身男裝的錦袍讓她先穿著。鄭侯聽了,一笑置之。
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辦,不值當耗費心力在一個黃毛丫頭身上胡兵也在聚集了
累利阿吐離邊境不算遠了,在尋到“王子”之后,他們又往南前行了一段距離。因為“太子”也想順路再看一看南蠻子的城池。
累利阿吐也不阻攔,派人沿著商路往南走先行哨探。探子給他帶回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國相,南蠻子在調集大軍”
“太子”“王子”年輕人,都很興奮,累利阿吐卻很驚訝“他們要北上了他們的兵馬都整頓好了他們的春耕不是還沒結束嗎”
“太子”問道“跟春耕有什么關系”
累利阿吐道“咱們耕種的人少,太子才不覺得。南朝不一樣,他們就靠耕種養活。北地的春耕還要幾天才能結束,春耕的時候一般南朝人不會輕動。春耕與秋收一樣,是需要大量的青壯、也需要大量的牲口。戰爭也是需要征發民伕的。一般而言,南朝會優先選春耕、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