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不會讓青君、小妹她們閑著的。”
張仙姑略略放心。
祝青雪輕著腳步走近了“姥,頭人們求見。”
張仙姑道“快去瞧瞧他們有什么話要說吧。”
五個頭人結伴而來,卻是來辭行的。
新府的大廳更大,能坐下更多的人,除了他們五個,蘇喆等人也都陪坐著。
第一個說話的是蘇鳴鸞,她先起了個頭兒“姥,眼看要秋收了,我們須得早些回去準備。”
南方的稻田熟得早,祝纓前兩天還想自己也該準備這事兒了,點了點頭“好。你們結伴而行,我也能放心些。你們家的孩子在我這里,我會好好教他們干活的。”
五人又道謝,又不起身告辭,互相看看,又是使眼色給蘇鳴鸞,讓她說。她也就說了“姥,那個驛路的事兒,是給另開榷場么是全安南抽丁,還是要我們做什么”與此相關的還有各家的貨怎么賣啦,怎么分好處啦,之類的。
開口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郎錕铻也說“征西的時候我們沒能出上力,現在只要有用得著的地方,您只管吩咐。”
祝纓問其余三人“你們也是問這個”
三人又是咳嗽又是摸頭又是摸脖子,但都是說了“是。交易么,都想的。”
蘇喆道“梧州的榷場還夠哦”就有點生氣,安南,她們經略下來的現在這是來分好處了也沒點別的表示
祝纓抬起手來,制止了蘇喆接下來的話,她很和氣地說“這個,要等到路修好,再議。朝廷那邊兒還沒有回話,現在在紙上畫個餅也沒意思,吃不到嘴里。先把安南自己的事情辦好,有事的時候,不會忘了你們的。”
然后她就閉上了嘴,這三個畢竟不如他們的父親,看到這個樣子也不敢再堅持,都對自己說有這句話就行了,下次有事,還是找上阿蘇家與塔朗家一同。
五人這才辭出。
蘇喆嘟起了嘴,林風沒有開罵,臉色也不好了起來,祝青君倒開了口“他們也是為了自己家,做頭人也算盡責了。”
林風道“就是蠢了點兒,以前姥待大家太好了。”越想自己,越覺得自己以前也挺不是東西的。他又閉了嘴。
祝纓道“好了,人都有脾氣,我也不要你們都不發脾氣。氣過了,記得自己還有正事要做。事有輕重緩急。馬上秋收了,不久又要種宿麥,梧州之外都不擅種宿麥,這是一件大事山外驛路還早,安南自己的驛路還沒通到西州呢,哪一樣不要緊來,分活兒了”
眾人乖乖低頭。
不想蘇鳴鸞又在此時殺了一個回馬槍
蘇喆的眼神再也藏不住擔心了“阿媽”
蘇鳴鸞沒理會女兒,而是對祝纓道“姥,有件事,我想了這些天了,想問個明白。”
蘇喆搶先道“我要聽”林風、路丹青等人想了想,也默默地坐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