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邱城。
時值寒冬,仍在加固城墻,建造營壘。隆邱城易守難攻,是極其重要的關隘之地,一柄足以威脅皇城的快刀,霍玉駑十分重視,親自巡查,若有怠工者,嚴懲不怠。
霍玉駑除了帶兵作戰,也經營著遍布各地的情報網。最初只是為了找到他走丟的童養媳,后來發展得越發深入,搜集各地訊息,掌控各地局勢,隨著攻克隆邱,情報網開始往皇城蔓延。
霍氏麾下不少將領不懼霍瑛這位主公,卻打心眼里畏懼著這位年方十九的大都督。
曾有將領叛亂,霍玉駑捉了將領親族,以鎖鏈將他們十個十個一排排鎖起來帶到城墻之上。分發弓箭,令其射城墻之下將領的叛軍。五箭不中一者,無論男女老少,殺之。
也有墻頭草兩邊倒的將領,被霍玉駑利用完后斬之。
一次戰役,敵軍埋藏在蘆葦地中欲要偷襲,有所懷疑的霍玉駑令士兵放火,燒得敵軍不戰自退,損失慘重。
與原來的赫連氏打仗時,赫連氏困守城池,霍玉駑令使者傳信,許諾備船只放他們西逃,他只要城池。
大船一艘艘擺好,還附贈逃亡路上的糧草。貪生怕死的赫連氏將領聽信,剛出城就遭受霍玉駑埋伏,被殺。
霍玉駑麾下的兵將與霍瑛并不重合。兩人雖偶爾合兵打仗,但更多的是各自征戰,擴大霍氏地盤。
霍玉駑接手了部分潰敗赫連氏的士兵,打散了重新編入軍營。也提拔了不少漢人將領。
霍瑛麾下的將領多是為尉遲氏征戰時積攢下,拜服于霍瑛愿意以他為主逐鹿天下。
兩方兵將偶有摩擦,但霍玉駑由霍瑛一手帶大,霍瑛如兄如父,通常霍玉駑選擇讓己方兵將退讓。但漸漸的,霍玉駑這方的將領對主公霍瑛不滿起來。
都是為霍氏征戰,憑什么要讓那些尉遲氏舊將一頭。
更有勸霍玉駑者,道“以都督之才,怎能屈居人下。這天下是能者得,不是講情分拱手相讓,就能得到好下場。主公總有一日會有自己的孩子,到那時,都督如何自處”
霍玉駑陰冷道“我自當輔佐,還能如何難不成學南楚叔侄相殺如今天下三分,外患未解便想著爭權奪利,樂章,你是不是想得過早了些。”
孔樂章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都督,一個陣營里不能有兩位主公。您的兄長是大將,可未免太過寬容,在這個亂世里,寬仁只會帶來無窮的后患。”
霍瑛曾敬重一個不屈不降寧死不從的敵將,甚至讓士兵都退下放他走。那人有勇有謀卻不肯歸順霍氏,霍瑛此舉無異于放虎歸山,霍玉駑派遣兵將跟蹤其后,那人還未走出霍氏領地,便被他派去的兵將斬殺。
兩兄弟私下里有過爭執,霍玉駑道“當今世道禮崩樂壞,不是大哥有情有義,敵人就會感動得涕泗橫流。他們只會重整旗鼓繼續攻來,殺了你再以隆重之禮埋之。在你的墓前敬重你的仁義。”
“南方前頭有個皇帝倒是夠寬容,最后不還是被手下的將領推翻,一杯鴆酒,全族被殺。”霍玉駑道,“我知道大哥有心收服那人,殺了我也覺可惜。但此人冥頑不靈,不是能夠收服之人,殺之以絕后患,才為上策。”
霍玉駑此舉已經損傷了霍瑛的大權,他前頭下命令放走,后頭霍玉駑就斬殺,首級還帶了回來掛在城墻之上。
這不是清清楚楚彰顯著霍玉駑能夠不聽命令擅自行動。他可以勸,但不能私自做主。
且霍瑛并非隨意放走,而是留有后手,那將領主公是多疑之人,就算霍瑛放走他,那將領的主公也不會容下他。
反而會懷疑將領早就成了霍瑛的細作,回歸是為了跟霍瑛里應外合。
到時候,將領要么
死要么只能坐實懷疑與流言歸順霍瑛。
霍瑛看著霍玉駑,最后什么都沒說,沒下達懲罰沒有任何表示。
呂良驥勸過霍瑛,不能縱容霍玉駑凌駕于主公之上,縱是親弟,也得分尊卑。
但那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霍瑛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著霍玉駑年歲漸長,越發不滿霍瑛的溫吞,便自己帶軍征戰、收編潰軍、提拔將領、壯大勢力。
隆邱城里,孔樂章繼續道“并非沒有兵不血刃的法子,要么您退讓,不再僭越,將麾下士兵打亂重新收編到主公陣營;要么您的兄長退一步,讓霍氏以都督為主。”
霍玉駑聽得倦了,擺擺手讓孔樂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