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音徐徐道來,天幕閃耀出新的景象。原本的“受命于天”幾個字漸漸消隱,轉而浮出了貞觀朝的名言“天子者,民推而為主”。
卻聽空曠宮殿中啊的一聲低呼,卻是孔穎達睜大雙眼,從坐墊上翻身爬起,仰頭直勾勾盯著天幕上幾個大字。他心中震蕩非常,竟然連殿前失禮都顧不得了,腦中只反復回響著同一個念頭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原來可以這么解決
雖然已經意識到漢儒體系的崩潰,但孔穎達苦思良久,卻無論如何也彌合不了這巨大的缺陷如果漢儒宣揚的“受命于天”、“五德輪始”真的不復存在,那又如何維護天子的權威如果神明虛無縹緲,又怎么震懾奸佞,維護最基本的倫理
而今,而今這答案便來了
既然天命已然虛無,既然“受命于天”不再令眾人信服,那么便“受命于民”將這恍惚不可理喻的神明“天意”,更換為腳踏實地的“民意”
是了,這就是天音所說的“走向人間”但這又該如何做到
僅僅目標明確,還不足以指明方向。孔穎達只覺抓心撓肝,好奇迷惑不可忍耐,干脆膝行向前,匍匐于地,就近等候天音的啟示。
如果我們能翻開一部編年體的史書,那么可以相當驚訝的發現,貞觀以前與貞觀朝簡直是兩個畫風。貞觀之前,朝堂上充塞的是一種近乎癲狂的迷信風氣,皇帝們關心的是祥瑞、災異、預言,以及各種各樣神神叨叨的理論。他們崇信佛教,崇信道教,崇信巫術,日以繼夜的諂媚神靈。就連隋文帝這種較為英明的君主,都曾公然與大臣議論自己老婆得道解脫,飛升天界的種種異相
你們玩的難道是修真模擬器嗎
這種癲狂、妖異、神經質一樣的朝堂實在不可理理喻。就連司馬光這種見慣世面的人物,在魏晉至隋朝的歷史中也反復吐槽咒罵,大概是實在忍受不了諸位菩薩皇帝羅漢皇帝道士皇帝神棍皇帝的瘋癲狂躁。這種咒罵頻頻爆發,直到最后徹底麻木,提都不愿意提及。
那么,我們熟悉的、習以為常的,那種實用而理性,冷靜而注重民生,切切以家國為念的朝廷,誕生于何時呢
沒錯,正是貞觀。
正是貞觀朝的君臣們通力合作,塑造了華夏文明理念中“正常”的朝廷。在數百年的瘋狂迷信之后,君臣們終于不再關心什么祥云彩光五色靈芝,不再議論什么讖緯妖異,一切玄學、怪異、難以理喻的神秘主義都退出了朝堂之外;他們所念茲在茲,反復提及的,只有一個“民”
每每讀到此處,你都能從資治通鑒中讀出司馬光的如釋重負
“臥槽,終于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