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九月,被漫長暑熱與夜以繼日的福報折磨得不堪忍受的宰相們終于等來了足以震動人心的重磅炸彈九月十三日,內廷的宦官奉命直入政事堂,宣讀了一份皇帝親筆的上諭。
在這封突如其來的上諭中,圣人以酣暢淋漓的筆墨痛斥朝廷數年以來因循守舊、玩忽職守的風氣,表示自己近日收到太平公主奏報,才知道周興來俊臣等酷吏竟爾朋比黨附、羅織攀援,戕害不可勝計,乃至于有竊行巫蠱而動搖社稷的丑事凡此種種,莫可枚舉,諸位宰相司掌樞務,因何而無一字進諫如此和光而同塵,臣職得無虧乎
這責問說得氣勢凜然理直氣壯,各位宰相都只有下拜謝罪。但如李昭德等氣性剛硬無所顧忌的重臣,卻忍不住在俯首時翻起白眼雖然早知道皇帝要料理酷吏,但料理酷吏時居然都還能倒打一耙,憑空給宰相栽個“不進諫”、“不盡職”的罪名,這份撒潑打滾的能耐果然也非同凡響。
不過,只要能除掉令宰相們如芒刺在背的下作酷吏,那么背幾口鍋也實在無所謂了。李昭德狄仁杰等垂首細聽,果然上諭中皇帝口風一轉,稱周、來等人的種種罪行觸目驚心,“朕覽之不勝驚駭”,故而以特旨剝奪此一人所有之勛官、門蔭,追回賞賜,并改周興名為“周滅”,來俊臣名為“來丑賊”,曉諭鳳臺,想宜知悉。
聽到太監朗朗念出此語,跪地的狄仁杰與李昭德眼中同時閃出了亮光周、來一人畢竟是朝廷大臣,未經鳳閣鸞臺諸相公畫敕,縱使皇帝也不能隨意以中旨罷黜一人的官位、下獄問罪;但勛官賞賜卻是恩出于上,一道口諭便可隨意剝奪。而今皇帝出手講此一人剝得個干干凈凈,那聞弦歌而知雅意,朝中的言官立刻便能蜂擁而至,將這兩個積怨已深的酷吏撕成肉干下酒
眼見威脅了自己數年的大敵冰山將倒,宰相們的心情輕松愉快已極,順便毫不在意的無視了這改名的天大槽點。領班在前的首相岑長倩立刻趨前,雙手接過絹帛,面帶笑意
“圣上垂諭殷殷,切切以社稷為念,臣子豈敢不仰體圣心請使者轉奏陛下,就說臣等加班加點,一定盡早定下周興周滅與來丑賊的罪名,并派重臣主審此案“
雖然宰相們都已疲憊不堪,但正所謂痛打落水狗,哪怕今日不眠不休肝到昏迷,也要爭分奪秒抓緊良機,先給周周滅和來丑賊定它個幾十款死罪
既而是宰相吩咐,宦官當然恭敬答應。只是交托旨意之后,這宦官卻又補了一句
“陛下還命咱傳達一句口諭,說是太平公主此次參劾有功,理應有賞賜。圣上的意思,是覺得公主敏而好學,才能日有進意,因此想在神都行宮之外開一昭文殿,供公主與諸文士品評詞藻詩賦所用。這是小事,所以陛下只讓咱來轉告諸位相公一聲。“
岑長倩
小事
招攬文士評點文章,聽起來當然只是風花雪月的小事。但高宗年間的老臣可還沒有死絕,眼下政事堂中朱紫云集,重臣們各個都記得皇帝當初上位的光輝往事那不就是以修書為由籠絡文華出眾的北門學士,從此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漸漸染指朝政、乃至架空宰相的么
怎么,同樣的招數還想再用一遍不成當老頭們健忘了不成
當然,太平公主未必有那個謀奪權力的本事。但正所謂防微而杜漸,這樣危險的先例豈可擅開
岑長倩思路飛轉,正構思著能巧妙回絕的借口。卻見宦官笑容可掬,平平靜靜的又補上了一句
“當然,都是天家骨肉,只為公主一人招攬學士,也不妥當。圣上說,既然皇嗣而今悠閑無事,不如將開蒙識字的諸位皇孫們送入昭文殿內,也學一學文士們的風范。”
此語一出,政事堂中的宰相們呼吸都是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