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武將,拿什么去和職業玩嘴的辯經高手斗啊
顯然,杜相公不會顧及武將的心情,他慢悠悠再次開口
“當然,老臣用這些雜書,也是無可奈何蘭州涼州其實也有讀書的士人,但卻并不愿意在這些諸子典籍上消耗光陰。他們自己覺得經義的水平與長安差距太遠,就是再如何苦讀鉆研,也不可能在貢舉或國子監中出人頭地。又何必花這些功夫呢”
李道宗是徹底麻了。
貢舉國子監樣樣都是朝廷用人的大政,樣樣也都是神仙打架大佬互毆深不可測的渾水,絕不是他這身份尷尬的武人宗室可以參言半句的
你們頂級文官高手對決,能不能顧慮一下咱這個粗人的感受
驚駭絕倫之下,任城王絞盡腦汁不得其所,連鼻孔都變大了
所幸杜如晦似乎沒有拉人下水的愛好。在任城王呼呼喘息之前,他咳嗽一聲,又緩緩道
“當然,臣老病侵尋,這些事實在也不該多操心了不過,老臣還奉了陛下的一封密旨,想向長樂公主求取一件東西。”
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的李道宗立刻雙眼一亮,真正是長長舒氣如蒙大赦,趕緊起身告辭,快步趕出門外,只留下侄女李麗質與杜相公彼此獨對。
眼見任城王近乎倉皇的退出,杜如晦俯首又急促喘息,似乎是說話太多,氣短而神疲。他擺手謝絕了公主倒來的茶水,只是低聲開口
“公主公主聽了老臣剛剛的話,不知有什么想法呢”
大概是年紀尚小,還來不及想那么多的彎彎繞,李麗質毫無猶豫,一口回答
“我覺得相公的法子很好”
是的,雖然說是要教化百姓,但百姓連經義都一臉茫然,那印發這么多典籍又有何用呢還不如從耕作農學等實際入手。李麗質是真覺得杜公因地制宜,賢能敏銳。她想了一想,甚至補充了一句
“我此次回京,一定會向陛下奏報在蘭州的見聞。”
杜如晦微微一笑,卻只是輕輕咳嗽。
“那就多謝公主的美意了。”他緩緩道“既然公主如此說法,那老臣心中也算有個底了殿下在宮中日久,最得圣人的垂憐。不知圣人可曾向殿下展示過什么超出尋常的典籍文章么”
李麗質李麗質微微瞪大了眼睛。
顯然,皇帝疼愛子女無微而不至,絕不會吝惜這上蒼所賜的天幕機緣。長樂公主與太子及魏王在宮中久居,彼此都曾聽過父親或有意或無意泄漏出的天幕消息。宰相們頻繁入宮議政,對這秘密也是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