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微一笑,并未在意重臣的馬屁
“元朔三年朕記得,元朔三年朕納汲公之諫,下旨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當年六月,朕還給幾個改進冶鐵術的工匠賜了大上造的爵位。所以,這些太學生精誠所至也罷,用心精純也好,怎么偏偏是在元朔二年以后才這般用功呢”
張湯以眼觀鼻以鼻觀心,默不作聲神游天外,絕不去接這個要命的話題士子們為什么這樣用功,難道皇帝陛下心里沒數么何苦為難他這個小小的御史大夫呢
皇帝倒也不需要捧哏,略停一停便自顧自接了下去
“所以,什么文德圣心,大概只是說笑的罷了。歸根到底,還是功名利祿,動人心弦吶。”
張湯將頭埋得更深,似乎是馬屁被駁斥后惶恐無地。但他直視地面,目光卻依舊澄澈。
不然呢
士子千里迢迢奔赴京都,不是為了功名利祿,難道還是為了你們老劉家畫的那一手好餅么
甚至說難聽點,士子們之所以這么發奮圖強卷生卷死,那多半也不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就算朝廷要以格致算學選拔官吏獎勵人才,那千百人中又能有中選反倒是地方諸侯王而今醉心于諸奇技淫巧,廣納賢才大開方便之門,才給了士子們從容的退路就是中央遴選不上,總可以到地方混幾年嘛
當然,這話是不能由御史大夫出口了。眼見皇帝莫名發表暴論,被迫盯著數學題看得滿腦子漿糊的老實孩子霍去病終于放下了白紙,恭恭敬敬上前行禮
“陛下,高皇帝求賢詔云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爵位名祿,本就是圣天子招攬賢士的資糧,太學生們汲汲于此,又何嘗不是仰體高皇帝的圣心呢”
你們老劉家的祖宗就是靠著功名利祿拉攏人心的,陛下又何苦在這里上什么價值呢
心腹近親的勸諫自然有效,皇帝卻只是稍稍頷首
“朕何敢違逆高皇帝的意旨只是略有感慨而已原來世人研習學問,多半還是為了實利。”
霍去病略有不解,但依舊束手恭敬作答“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