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五章10
劍修們的出場總是很有氣勢。
風揚起雪白的衣角,烏黑的秀發被一絲不茍地收入冠中,他們臉上都帶著相似的、冷峻的表情,遠看去,像一座座移動的冰山,連成了山巒。
倘若說身上有何點綴的,怕就是那些尺寸不一卻寒氣逼人的長劍。
大唐的修士也用劍,可它們不夠冷、不夠利、縱使飲血卻無神兵之感。而劍修們的劍,都像是不世出的寶器,它們最糟也由三昧真火鍛造的貼鑄造而成,光材料就價值連城。
高長松左側是鐘離珺,右側是靈寶派一眾人,他聽葛巢小聲嘀咕“他們湊在一塊,還真像一回事。”
這可不是嘲諷,他真就嘀咕一下,葛巢想,自己在大安國不是沒見過劍修,可他們在大唐,怎么就改頭換面了呢
他心下琢磨著嘿,他們站一塊,真有氣勢。
又想這氣勢怎么來的衣服冷峻的表情咱派也有校服啊,怎沒這效果
果然是表情嗎表情
旁若無人地陷入思索之中。
高長松看劍修們是很激動的,對他來說,劍修們約特殊,看上去越有氣勢,就越有利。
劍修的姿態震住了不少人,也引發了門派們的思考。
這效果很好哎,確實很像仙人,要不要往這方向靠攏一下
引門的小仙童很專業,沒被冰山的空調凍到,淡定地引人至茵席。
在大唐,椅子之類的高型坐具真挺少,而凳子之類的矮坐具,那都是佛教傳入中原的,高長松在烏斯藏用椅子用凳子都不奇怪,烏斯藏是佛國啊可在這遍地修行者的宴會上再出現,那就不合適了。
修道者誰要用禿驢的東西
因此,出現在黃鶴宴上的坐具是茵席。
茵席在高長松眼中就是地毯,它分兩種,一種是草編的,一種是布織的,近日天氣越發炎熱,本應用草席,可主辦者嫌棄草席太寒酸,不僅要用編制的,還要用上好的布匹織。
黃鶴宴是唐高祖李淵在尚書右仆射裴寂建議下賜的宴會,論規格,不比給登科進士舉行的曲江游宴差。
當然咯,唐高祖李淵并未紆尊降貴來此宴上,說到底修士太多,他是個凡人,安全沒保障。
于是,黃鶴宴就很像一群人坐在草席上郊游,有的盤腿坐,有的跪坐,更有優雅側坐的。
目前坐的人少,畢竟坐著個頭低,視線矮,要仰首看人,不大痛快,而且坐著跟人說話,又不大禮貌,修士們也要社交,各個都站著聊天。
劍修說話少,高長松估摸著,這里的劍修都走古龍風,惜字如金。然說得少,卻不代表他們不會社交,且這里的修仙愛好者對正當紅的劍修都感興趣,一個兩個湊過去同他們攀談。
其中有些人,是劍修的雇主,他們也很雞賊,先拉著親朋好友找熟悉的劍修,劍修與劍修是彼此認識的,通過與熟識劍修的寒暄,再認識新劍修,連帶著給自己的朋友介紹介紹。
真是一舉三得
高長松眼前卻展現出這樣一副畫面,劍修們才站定沒一炷香的時間,人便從四面八方涌來。
一開始還矜持些,只有個別幾人帶著朋友,拽邊緣位的劍修攀談,可很快,風氣也不知從何而起,人都從茵席附近走開,帶著親朋,拆分、圍堵劍修,于是,高長松眼中只有烏泱泱的人,只有劍修的冠,而沒他們人了。
淡定如鐘離珺都感嘆道“他們真討人歡喜。”
他又說“我在大安國,卻沒看出有這等潛能。”
大安國,劍修因假窮而聞名。
這不是說他們沒錢,是他們有錢卻都花在劍上,可不是假窮。
高長松關注劍修,劍修也同樣注意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