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永樂年間,則先后改為海陸兼運和單行漕運。
于是讓不再負責運糧的海員參加鄭和船隊,可以有效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并避免他們鋌而走險,勾結倭寇等等。
但與此同時,從以上行為來看,這些應該只能作為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效果,而非其動因目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鄭和下西洋,雖然所耗頗多,但相應的,收益和回饋也非常之可觀。
秦王宮。
嬴政點點頭,就算沒到那美洲大陸,到了別的地方,恐怕所得和收獲也頗多。
美洲大陸能有那些令人眼饞的作物,那保不準其他大陸沒有別的不曾見過的東西。
世界之大,世界之大啊。
那外面的世界,何其廣大,要探索的地方事物又何其多。
嬴政光是想著,就不禁一陣激蕩又急迫之感。
可恨時間不夠多
不過嬴政突然間心思一動
除了海上貿易,之前觀世界輿圖,這陸路之間可也是連通的
海上貿易暫且不能輕易實現,可是陸地上的貿易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得呼吸漸重起來。
他之前怎么沒想起來思緒陷入了死胡同,還好現在想到
與此同時,就聽天幕也開口道
在我國古代,一般去西方做生意,有兩種選擇
畢竟那時候古人還不能坐飛機上天,所以嘛,想要出國去別處,那除了走路,就只能是下海。
即一共兩條路,一條叫作陸上絲綢之路,一條叫作海上絲綢之路。
“嗯嗯”
劉徹瞬間睜大了眼睛“后世后世之人竟然能上天”
眾大臣也是一臉驚訝。
那“肥雞”是何物啊
究竟多肥的雞能載著人飛上天
這也太神奇了吧
一時間,幾乎歷朝歷代大多數人都注意到了天幕話中所說“feiji”,所以,究竟是怎么上天的坐什么上天的
但他們注定沒辦法左右天幕,只能繼續聽下去
在唐朝以前,其實國內更喜歡走陸上絲綢之路,畢竟限制條件較少。
而且陸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比如我們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很有名。
劉徹挑了挑眉,嗯哼,有名不愧是他
不過“張騫出使西域”就不細說了,畢竟重點也不是這個。
劉徹“”
熟悉的感覺每次都是對他“一帶而過”
反正陸上絲綢之路的確很歷史悠久,只是之前我們講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也說過了
于安史之亂之后,西北地區就不再受國家管控,于是就此失去了對西域地區的轄制,等到了宋朝時期,那里甚至變成了西夏以及回鶻人的地盤。
劉徹不禁冷哼一聲。
每每想起這件事,都讓他心塞又氣憤
唐朝李世民時期。
再次聽到“安史之亂”,李世民還是不由得嘆了口氣。
不過上一次他收到了“李隆基”的回信,觀其內容,已算是多有寬慰了。
不過現下,這陸上絲綢之路可是完全行得通。
但唐之后
到宋朝時期,陸路走不通,那就走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