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人殉制度對社會影響深遠
關于殉葬,自古有之,而與女性相關的制度,如何對社會影響深遠
這幾乎是歷朝歷代大多數人的疑問。
也讓許多人臉色為之變化。
秦王宮。
嬴政倒是對此沒多大想法,甚至有一點點不屑。
人殉制度那幾十幾百人的殉葬規格又有何用,哪里比得上他之想法。
嬴政想到自己的打算,不由得挑了挑眉,頗有一種“爾等比之不如,眼界實乃狹小”的藐視之感,然后就是未免有些遺憾,有一種其他朝代眾人無法得知,無法親自展現的可惜之感。
不過女人
倒是不知天幕接下來要具體講什么。
嬴政便收了收心思,繼續聽下去
說起來,朱元璋恢復人殉制度,到了朱祁鎮這里,人殉制度的廢除,倒是和他有關系。
根據朱祁鎮遺詔,廢除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是他歷經磨難之后的靈光一點,也是對比土木堡之變,大概是朱祁鎮最能拿得出來說的一件事。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張了張嘴,竟是啞然無聲。
廢除宮妃殉葬制度,對于后世而言,竟是能拿得出來說的“功績”
那反過來說,他恢復了殉葬制度,豈不是要被后世詬病死
不過要再說一下,朱祁鎮廢除宮妃殉葬制度的緣由,有的說是因為錢皇后,因為在他被困于南宮那段時間,錢皇后為他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條腿,所以朱祁鎮不忍心讓錢皇后為他殉葬。
但也有說這和周王朱有燉有一定的關系。
周王朱有燉是朱元璋第五個兒子朱橚之子,死于正統四年,而這位周王死的時候沒有孩子,于是在他死之前,通過某種途徑,向朱祁鎮表達了死后喪事從儉,不需要殉葬的意思。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橚瞬間抬起頭睜大眼,他兒子沒有孩子
這可不行啊,這不是無后了嗎,得把這件事記下來
朱祁鎮對這件事倒是很重視,于是周王朱有燉死的時候,親自下旨給其弟朱有爝說明了這件事。
但可惜的是,詔書下晚了,朱有爝已經按照定制,命令朱有燉的王妃和夫人皆殉死了。
然后大概受到這件事的影響,于是朱祁鎮臨終前做出從他開始,廢除這種殉葬制度的決定。
后面他的兒子,即明憲宗朱見深,也在臨終前再一次強調不要殉葬。
于是基于此,這才終于給明初以來的人殉制度畫上了句號。
不過朱祁鎮廢除宮妃殉葬制度之前,可是還讓朱祁鈺的妃嬪給他殉葬了,也就之前提到過的汪皇后還活著,因為其為朱見深說過話,并且被廢幽禁于深宮之中,應不予殉葬,所以到最后,汪皇后是病逝的。
明朝朱祁鎮時期。
現在朱祁鎮已經徹底暈過去了,完全沒聽到天幕“夸”他的話,倒是朱祁鈺點點頭,心想既然天幕否定人殉制度,而朱祁鎮注定無法做這個決定了,那么就由他來做吧。
而且,不止是宮妃殉葬制度,他會做得更好。
王孫貴族,舉國上下,這種人殉制度都沒必要再存在。
還有更多其他事情要做,要去解決
朱祁鈺深吸口氣,他也必然要比天幕所說那樣做得更好,而且必然也要做到更好才是。
人殉,是殉葬的一種。
所謂殉葬,就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與陶俑木俑等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
以人殉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而殉葬與陪葬不同之處在于,殉葬是以某種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有自愿或強迫兩種形式。
古代的人死后,會把生前所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艷妾,侍從奴仆,甚至連大臣都要送到墳墓中去。
就比如秦國“著名”的秦穆公,他就居然讓大臣也一起殉葬,如三位有賢能的大臣即奄息,仲行,針虎這三位大臣,史稱“三良殉秦”,結果在這之后,秦穆公可謂是十分的“招黑”了。
此時正聽著的秦穆公“”
心情復雜,復雜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