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也知道自己待上官婉兒親厚,更知道上官婉兒沒理由背叛自己,可聽天幕的意思,似乎是自己被上官婉兒耍了。
這個她委以重用收為心腹的人,未來必會在她心頭狠狠插上一刀。
事實證明,上官婉兒是自己的人,這是一種錯覺。
當然,我們這些后人開了上帝視角,能清楚知道這是一種假象。
但李顯韋后沒有上帝視角,他不知道,他們只知道上官婉兒不會背叛自己,于是,讓上官婉兒起草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的詔書。
天幕之上,上官婉兒嘴角緊抿。
“圣人,請恕婉兒難以從命。”
片刻后,上官婉兒起身,對著主位上的李顯深深拜下,“公主怎能為皇太女”
“圣人此舉實在荒謬”
在李顯韋后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他們的心腹上官婉兒毫不猶豫選擇背刺。
根據她的墓志銘所記載,她先是辭官相逼,然后以削發為尼相逼,最后以鴆酒相逼,逼李顯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6
這段墓志銘的真實性還是很高的,那句非常出圈的“千年萬歲,椒花頌聲”就是出自這個墓志銘。
上官婉兒的這個舉動,讓李顯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的詔令更加難以推行。
試想,你的心腹都反對你,你的這舉動是何等荒謬
而其他朝臣也借題發揮,讓李顯不得不暫時擱淺這個計劃。
“這、這怎么可能”
李顯大惑不解,“婉兒乃你我一手提拔,怎會在這種時候背叛我們”
韋香兒抬頭看天幕,“因為她從來不是我們的人。”
“從來不是。”
而婉兒之所以這么做,也正是因為她不是李顯韋后的人,從來不是。
關于婉兒的記載,史書上的內容非常割裂,有說她是墻頭草,女皇在的時候是女皇的人,韋后執政是韋后的人,也有說她曾經是太平的人,但為了男人與太平決裂,徹底倒向韋后。
種種說法各不相同,但千年后的我們,在考古的時候發現她的立場
她從來都是太平公主的人。
烈日炎炎下,太平公主搖搖欲墜。
在聽到天幕這句話,她輕輕一笑,緩緩閉上眼睛,倒在酷熱宮苑。
“二娘”
“二娘快醒醒”
“快來人啊,二娘昏倒了”
宮苑中響起小宮人們張皇失措的聲音。
殿內的武曌看向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面色不變,仍在書寫詔令。
而早已被她交代的偏殿,此時聽到宮苑里小宮人的話,等待已久的太醫院院正領著一群太醫連忙趕到太平公主面前,望聞問切后,連忙給太平用藥。
瀟湘水斷,宛委山傾。
珠沉圓折,玉碎連城。
甫瞻松槚,靜聽墳塋。
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天幕之上,太平公主一身素衣,靜靜站在上官婉兒的幕前。
這是婉兒死后太平重金求大才給她寫的墓志銘。
u主個人覺得,沒有什么史料比這個更真實,比這個更貼合婉兒與太平的關系。
“她、她是二娘的人”
李顯如夢初醒,“所以她不讓我立裹兒,在那個時候背叛我”
韋香兒收回視線,回眸看李顯,“郎,你現在還覺得二娘與四郎與你兄妹情深,至死不會叛你嗎”
李顯微微一怔,隨后緩緩搖頭。
他們會背叛。
會如當年逼阿娘退位一般,奪走阿娘交給他的萬里江山。
“可是為什么啊”
李顯聲音哽咽,“我明明待他們那么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