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便說。”公孫珣不以為意道。“你父親我身前還要有所隱瞞嗎?至于這些人,都是你的長輩、友人,你這個年紀,有什么想法都不丟人。”
“大人,是這樣的。”公孫定聞言勉力行禮相對。“之前袁紹敗亡,大人便將大事交與呂相,私下帶我去見了盧毓父親,也就是大人兩位恩師之一,小人的師公,如今又帶我來拜祭另一位恩師……如此舉動,必然是想讓小人臨行前受教些什么。大人,且不提職責,你總該對小人有些期許吧?”
“這是自然,你沒領會嗎?”公孫珣微微挑眉。
“小人此次確實半懂不懂。”公孫定抬頭認真回復道。“昭烈公畢竟已經去世多年,小人無法直接受教,而大人雖然言傳身教,可也似乎沒有真正將要教導的東西擺出來……前日在舍中,小人總覺得父親大人明顯沒有把有些話說透。”
“其實只是少了臨門一腳的解釋而已。”公孫珣不由失笑以對自己的長子。“我帶你來見兩位恩師,無外乎是想讓你做個英雄而已。”
公孫定心中一緊,卻又茫然抬頭,那樣子:“敢問大人,何為英雄?”
公孫珣正色望天嘆道。“我也想問你們呢,你們眼中何為英雄?”
不要說王粲,便是諸葛亮和公孫定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亂世未起之前,英雄這個東西其實多指有本事的人……若以此論,關云長是英雄,審正南是英雄,呂相、婁相、義公、令明、素卿也是英雄,便是馬孟起、呂奉先也都是匹夫之英雄。”公孫珣長身扶刀立在雪中,果然自問自答起來。“但自從靈帝后期,末世景象顯現出來,所謂英雄卻又不止于才能了,因為僅有才能是不足以應對亂世的,說不得反而為禍世間。”
周圍田豐、公孫越、韓浩,以及諸多年紀稍長之人紛紛感嘆,便是從來穩重的王象王羲伯也居然輕輕嘆了口氣,而其余年輕人也多嚴肅起來,后者沒有像前者那般經歷過秩序崩塌的過程,卻也在少年和幼年時期見識經歷過最惡劣時代的險惡。
王粲和諸葛亮都是那時成的孤兒,司馬懿全家更是近距離經歷過董卓之亂。
“而大約就是在我于幽州屯田的時候,今日就在身側的這位益州牧田豐田元皓看到河北大亂,百姓流離,山賊以百萬計,也是分外感嘆,卻是借著安利號給我發了一封信……信中其人也說到了英雄。”言至此處,公孫珣扭頭相詢田豐。“元皓,你還記得你當時是怎么說的嗎?”
“臣如何不記得?”田豐捻須苦笑。“今天下大亂,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換言之,臣當時看到亂世不可避,卻是終于改了想法,以為當亂世之時,能稱英雄者,便不能只是有才之人,而是能息‘天下亂’之人!”
“非只是元皓。”公孫珣也是愈發感嘆。“彼時董公仁、程仲德并不都實際屬我臣下,卻都有類似言語與我!那個時候這些天下最聰明的人,便都知道亂世已至,也知道天下需要,而且該有人準備收拾亂局,所以他們以為,能收拾亂世的人才是真英雄!而他們偏偏不能自為,或者不愿自為,便只好去尋類似的人物,助那些人一臂之力,以求息定亂世,還天下安泰。”
“父親便是這樣的人!”公孫定幾乎是脫口而出。“三位州牧都是認定了父親!”
“或許如此。”公孫珣從容相對,緩緩而言。“但如今看來,天下英雄不止我一人……這便是我此行沒有說完說透的話!阿定,很多人不知道為什么下屬中我會為何格外看重一些人,正如諸侯之中我格外看重曹孟德和劉玄德一般……今日我便實話實話,若無我,下屬中的某些人也會盡自己全力去協助他人定平亂世,所以他們雖然居于人下,卻稱得上是真英雄!而若無我,曹劉二人幾乎是諸侯中唯二能以人主之姿勉力來定亂世之人,因為他們是諸侯中少有的找對了路的人,所以他們更是真英雄!”
此言一出,周邊那些老成之人都有些震動,一些年輕人更是如醍醐灌頂一般恍惚中就被打開了一道門。
“如董卓、袁紹,看似強橫一時,但他們的路子一開始便走錯了,他們不足以定亂世,反而只會加深亂世,所以英雄二字死也輪不到他們!”
“如劉焉、劉表、士燮、孫堅,乃至于你外祖,他們或能勉強定一方,或才德獨立于世,卻不知道路在那里,只能駐足觀望,所以也不足以定亂世,也注定不是真英雄!”